长武塬区农田生态系统水热通量及土壤热状况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3页 |
| ·研究背景(引言) | 第10页 |
| ·EC 研究进展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0-11页 |
| ·LAS 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第二章 基于EC 的热通量分析 | 第13-21页 |
| ·研究区域概况 | 第13页 |
| ·观测仪器及其使用 | 第13页 |
| ·涡动相关法 | 第13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13-16页 |
| ·涡动计算热通量的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·数据处理流程 | 第14-16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16-21页 |
| ·显热通量月动态变化 | 第16-18页 |
| ·不同天气条件下潜热和显热的日变化 | 第18页 |
| ·空间代表性(footprint) | 第18-21页 |
| 第三章 基于LAS 的显然通量 | 第21-27页 |
| ·引言 | 第21页 |
| ·大孔径闪烁仪(LAS) | 第21-22页 |
| ·实验区域概况 | 第22-23页 |
| ·LAS 的数据处理 | 第23-25页 |
| ·Las 输入项目及参数的设置 | 第23-24页 |
| ·相对湿度数据的优化 | 第24页 |
| ·波文比参数的处理 | 第24页 |
| ·数据处理流程 | 第24-25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5-27页 |
| ·相对湿度的模拟值与观测值的比较 | 第25页 |
| ·显热通量的延迟 | 第25-27页 |
| 第四章 土壤热状况及能量平衡 | 第27-36页 |
| ·引言 | 第27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27-28页 |
| ·土温温度梯度 | 第27页 |
| ·地表反照率 | 第27页 |
| ·土壤热通量 | 第27-28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8-36页 |
| ·土壤热状况日变化 | 第28-33页 |
| ·典型晴日下太阳光谱的分部 | 第28-29页 |
| ·土壤温度随土壤深度的分布及变化 | 第29页 |
| ·土壤温度梯度日变化 | 第29-30页 |
| ·土壤热通量日变化 | 第30-31页 |
| ·反照率 | 第31-32页 |
| ·土壤热通量和净辐射的相关性 | 第32-33页 |
| ·土壤热状况月变化 | 第33-36页 |
| ·土壤温度 | 第33-34页 |
| ·土壤温度梯度 | 第34页 |
| ·土壤热通量 | 第34-35页 |
| ·反照率 | 第35-36页 |
| 第五章 结论 | 第36-3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| 致谢 | 第41-42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42页 |
| 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