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术本质实践论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1 绪论 | 第11-15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现状与评述 | 第12-15页 |
| 2 武术本质论争的症结与消解 | 第15-23页 |
| ·当今武术本质论争的主要症结 | 第15-18页 |
| ·“本质”涵义的误读与匡正 | 第15-16页 |
| ·把存在的武术误作存在者的武术 | 第16-17页 |
| ·泛文化主义和反文化主义的武术本质 | 第17-18页 |
| ·消解武术本质论争的钥匙 | 第18-23页 |
| ·拒斥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 | 第18-19页 |
| ·武术本质层次性——抽丝剥茧的本质 | 第19-20页 |
| ·历史唯物主义的武术本质论——历史的本质 | 第20-23页 |
| 3 武术本质的历史性基础 | 第23-27页 |
| ·武术的萌芽期 | 第23-24页 |
| ·武术之诞生 | 第24-25页 |
| ·武术的成熟 | 第25-27页 |
| 4 武术本质的逻辑根基 | 第27-34页 |
| ·以人的需求为先决存在的存在 | 第27-29页 |
| ·中国传统道德的实践性存在 | 第29-31页 |
| ·塑造“人”和“自我超越”的存在 | 第31-3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| 5 武术本质的层次性 | 第34-37页 |
| ·武术本质的层级 | 第34-35页 |
| ·向武术本然性存在的还原 | 第35-37页 |
| 6 武术之德的本质性 | 第37-41页 |
| ·武术生命的观念形态 | 第37-38页 |
| ·武术的仁智合一 | 第38-40页 |
| ·武术道德主体性的彰显 | 第40-41页 |
| 7 非理性主义和反本质视域下的武术本质重构 | 第41-48页 |
| ·去本质的形而上学之颠倒 | 第41-42页 |
| ·因噎废食的否本质 | 第42-44页 |
| ·武术本质的重构 | 第44-48页 |
| 8 结语 | 第48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| 致谢 | 第55-56页 |
| 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