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14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特色 | 第12页 |
·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2页 |
·论文特色 | 第12页 |
·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系统基本理论 | 第14-43页 |
·图像的基本概念 | 第14-16页 |
·色度原理 | 第14页 |
·三基色原理 | 第14-15页 |
·肉眼的视觉特性 | 第15页 |
·图像质量好坏的评估 | 第15页 |
·图像系统 | 第15-16页 |
·图像的颜色模型 | 第16-19页 |
·RGB 模型 | 第16页 |
·YUV 模型 | 第16-17页 |
·YCrCb 模型 | 第17页 |
·YUV 模型的编码格式 | 第17-19页 |
·图像压缩技术 | 第19-21页 |
·图像数据压缩方法 | 第19页 |
·图像采样 | 第19页 |
·RGB 与 YUV 转换过程 | 第19-20页 |
·图像压缩基本流程 | 第20-21页 |
·离散余弦变换 | 第21-22页 |
·离散余弦正变换公式 | 第21页 |
·离散余弦反变换公式 | 第21-22页 |
·Z 型变换 | 第22-24页 |
·哈夫曼变换 | 第24-26页 |
·静态哈夫曼原理简介 | 第24页 |
·构建静态哈夫曼树 | 第24-25页 |
·哈夫曼编码 | 第25-26页 |
·哈夫曼树译码 | 第26页 |
·AES 加密解密 | 第26-37页 |
·AES 设计及现状 | 第26-27页 |
·AES 算法理论基础 | 第27-29页 |
·AES 整体结构 | 第29页 |
·S 盒的构成 | 第29-31页 |
·加密算法描述 | 第31-36页 |
·AES 解密算法 | 第36页 |
·安全性分析 | 第36页 |
·密钥的管理 | 第36-37页 |
·套接字编程 | 第37-43页 |
·TCP/IP 结构和特点 | 第37-39页 |
·客户机/服务器(Client/Server)模式 | 第39页 |
·基本套接字 | 第39-42页 |
·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三章 需求分析及主要功能模块 | 第43-48页 |
·功能需求 | 第43页 |
·运行环境 | 第43页 |
·功能模块 | 第43-47页 |
·图像数据压缩解压模块 | 第44-45页 |
·数据加密解密模块 | 第45-46页 |
·数据传输模块 | 第46-47页 |
·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四章 详细设计 | 第48-71页 |
·BMP 图像的压缩与解压 | 第48-55页 |
·BMP 图像数据的读取 | 第48-50页 |
·BMP 文件转换为 YUV | 第50页 |
·YUV 转换 DCT | 第50-52页 |
·对 DCT 进行 Huffman 编码 | 第52-54页 |
·小结 | 第54-55页 |
·AES 加密与解密 | 第55-58页 |
·初始化 S 盒和种子密钥 | 第55-56页 |
·密码的获取 | 第56页 |
·明文的读取与密文的保存 | 第56-57页 |
·加密的实现 | 第57-58页 |
·AES 解密 | 第58-62页 |
·初始化 S 盒和原始的获取 | 第59-60页 |
·密钥的获取与密文的存储 | 第60页 |
·解密的实现 | 第60-62页 |
·小结 | 第62页 |
·对文件进行传输与接收 | 第62-71页 |
·服务器端程序 | 第63-66页 |
·客户端程序 | 第66-68页 |
·软件界面的制作 | 第68-70页 |
·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五章 系统测试 | 第71-79页 |
·程序主界面 | 第71页 |
·图像压缩模块 | 第71-73页 |
·数据加密模块 | 第73-74页 |
·上传文件 | 第73页 |
·下载文件 | 第73-74页 |
·传输质量的评定 | 第74-75页 |
·主观评断 | 第74-75页 |
·客观评断 | 第75页 |
·DOS 界面下运行 | 第75-78页 |
·小结 | 第78-79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9-81页 |
·总结 | 第79页 |
·展望 | 第79-80页 |
·结束语 | 第80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