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光码标记的光分组交换性能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光分组交换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光分组交换的发展趋势 | 第12-13页 |
·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| 第13-15页 |
2 光分组交换的原理 | 第15-27页 |
·光分组交换的发展和演进 | 第15页 |
·光分组交换网络分层参考模型 | 第15-16页 |
·光分组交换节点 | 第16-20页 |
·光分组交换节点结构 | 第16-18页 |
·两种主要的OPS节点交换结构 | 第18-20页 |
·光分组交换的关键技术 | 第20-27页 |
·光标记的产生方式 | 第20-22页 |
·光分组的同步 | 第22-23页 |
·光分组的竞争解决 | 第23-25页 |
·光分组的再生 | 第25-27页 |
3 光分组交换网仿真平台的开发 | 第27-37页 |
·建立光分组交换仿真平台的意义 | 第27-28页 |
·光分组交换平台主要单元的数学模型 | 第28-33页 |
·光分组产生单元 | 第28-29页 |
·光分组同步单元 | 第29-30页 |
·核心交换节点单元 | 第30-31页 |
·交换控制单元 | 第31页 |
·光接收和BER检测单元 | 第31-33页 |
·光分组交换网仿真平台 | 第33-37页 |
·单元仿真模块 | 第33-35页 |
·仿真系统 | 第35-37页 |
4 基于光码标记的光分组交换方案及性能仿真 | 第37-43页 |
·光码标记光分组交换的原理 | 第37-38页 |
·用于光码标记的Gold码 | 第38-39页 |
·Gold码的产生 | 第38页 |
·Gold码的相关特性 | 第38-39页 |
·光码标记的产生和交换方案 | 第39-41页 |
·仿真实验及性能分析 | 第41-43页 |
5 光分组交换动态QoS保证的策略研究 | 第43-58页 |
·Diffserv和QoS保证 | 第43页 |
·动态QoS保证方案 | 第43-48页 |
·新的光分组格式 | 第44页 |
·扩展的光分组交换核心节点结构 | 第44-46页 |
·新的冲突解决策略 | 第46-47页 |
·核心交换节点排队模型 | 第47-48页 |
·动态QoS保证仿真模型 | 第48-49页 |
·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| 第49-58页 |
·分组时延性能 | 第49-52页 |
·丢包率性能 | 第52-54页 |
·影响分组QoS性能的其它因素 | 第54-58页 |
结论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