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1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实践意义 | 第11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11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11页 |
第二章 相关金融理论阐述 | 第11-19页 |
·金融前沿理论概述 | 第11-13页 |
·金融生态理论 | 第11-12页 |
·金融共生理论 | 第12-13页 |
·现代商业银行战略选择理论 | 第13-15页 |
·资本管理战略 | 第13-14页 |
·银行再造战略 | 第14页 |
·理性经营战略 | 第14-15页 |
·人才战略 | 第15页 |
·微观银行经营理论 | 第15-17页 |
·资产经营管理理论 | 第15-16页 |
·负债管理理论 | 第16页 |
·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| 第16页 |
·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| 第16-17页 |
·从具体微观管理出发,进行业务构造的理论支撑叙述 | 第17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7-19页 |
·金融经济学研究的产融结合概念 | 第17-18页 |
·金融资本、银企关系与产融结合 | 第18页 |
·金融创新的含义及内容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中国邮政金融概况及其历史沿革 | 第19-22页 |
·中国邮政金融现状概况 | 第19页 |
·中国邮政金融的历史沿革 | 第19-21页 |
·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中国邮政金融 | 第21-22页 |
·邮政金融面临的问题 | 第21-22页 |
·邮政金融面对的挑战 | 第22页 |
第四章 中山市的金融生态分析 | 第22-33页 |
·中山市整体概况 | 第22-23页 |
·中山市金融行业分析 | 第23-30页 |
·中山市金融业概况 | 第23-24页 |
·中山市银行机构及业务构造概况 | 第24-28页 |
·中山市银行机构业务构造对比分析 | 第28-30页 |
·中山市产业状况和影响分析 | 第30-33页 |
·中山市产业状况描述 | 第30-32页 |
·产业政策调整对中山市邮政储蓄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第五章 中山市邮政储蓄机构现状及问题 | 第33-35页 |
·中山邮政储蓄机构及其职能 | 第33-34页 |
·中山市邮政储蓄机构简介 | 第33页 |
·中山市邮政储蓄机构的职能 | 第33-34页 |
·中山市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问题 | 第34-35页 |
·“温水效应”太强 | 第34页 |
·人员素质较低 | 第34页 |
·管理较为粗放 | 第34页 |
·经营范围狭窄 | 第34-35页 |
·缺少地方上的支持 | 第35页 |
·发展缺乏后劲 | 第35页 |
第六章 中山市邮政储蓄银行的金融业务构造分析 | 第35-50页 |
·国外邮政储蓄银行的业务构造与借鉴 | 第35-37页 |
·日本邮政储蓄 | 第35页 |
·法国邮政金融 | 第35-36页 |
·俄罗斯、德国邮政银行 | 第36页 |
·荷兰邮政银行 | 第36-37页 |
·中山市邮政储蓄银行的竞争力分析 | 第37-40页 |
·中山市邮政储蓄银行的SWOT分析 | 第37-40页 |
·中山市邮政储蓄银行的竞争力评价 | 第40页 |
·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 | 第40-43页 |
·市场细分 | 第40-42页 |
·目标市场选择 | 第42-43页 |
·中山市邮政储蓄银行的金融业务构造分析 | 第43-50页 |
·实施业务构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| 第43页 |
·基于共生理论的业务构造与创新的总体思路 | 第43-44页 |
·负债业务(存款类)构造与创新 | 第44页 |
·中间业务构造与创新 | 第44-49页 |
·资产业务构造与创新 | 第49-50页 |
第七章 关于中山市邮政储蓄银行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的设想 | 第50-62页 |
·产融结合的理论支撑 | 第50-51页 |
·中山市邮政储蓄银行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的现实条件 | 第51页 |
·从单个企业角度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中小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 | 第51-52页 |
·商业银行方面的原因 | 第52-53页 |
·产业集群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优势 | 第53-55页 |
·产业集群有利于降低银行信贷的交易成本 | 第53-54页 |
·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能力 | 第54页 |
·产业集群有利于信息传递 | 第54-55页 |
·产业组织效率的改进增强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 | 第55页 |
·创新优势使企业资本迅速增加,自有资金实力的增强使融资有了保障 | 第55页 |
·中山市邮政储蓄银行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的途径选择 | 第55-58页 |
·信贷业务的选择与创新 | 第55-58页 |
·投资业务的选择与创新 | 第58页 |
·资产证券化 | 第58-61页 |
·政策建议 | 第61-62页 |
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6页 |
·结论 | 第62页 |
·展望 | 第62-64页 |
·本文的不足及后续研究方向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