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·水资源现状及地表水源面临的危机 | 第10-14页 |
·我国水资源特点及利用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我国地表水源面临的危机 | 第13-14页 |
·污水资源化现状及历史回顾 | 第14-17页 |
·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途径 | 第14页 |
·污水再利用的优点 | 第14-15页 |
·国外污水再生利用的历史回顾 | 第15页 |
·国内污水再生利用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本课题的来源及现实意义 | 第17-18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二级出水深度处理技术综述 | 第19-36页 |
·二级出水的水质特点 | 第19-21页 |
·水质标准 | 第19-20页 |
·二级出水中含有的物质 | 第20-21页 |
·二级出水深度处理技术 | 第21-23页 |
·传统污水深度处理技术 | 第21-22页 |
·物理化学法深度处理技术 | 第22页 |
·生物法深度处理技术 | 第22页 |
·膜分离法深度处理技术 | 第22-23页 |
·混凝—过滤深度处理技术综述 | 第23-35页 |
·混凝沉淀深度处理技术 | 第23-27页 |
·过滤深度处理技术 | 第27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混凝处理二级出水的试验研究 | 第36-85页 |
·试验用品及试验方法 | 第36-42页 |
·试验采用的混凝剂种类 | 第36页 |
·试验所用的仪器与设备 | 第36-37页 |
·试验原水水质 | 第37-38页 |
·试验条件 | 第38页 |
·试验所用的测试指标和测试方法 | 第38-42页 |
·无机混凝剂单项投加优选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2-53页 |
·硫酸铝(AC_1)的混凝处理效果 | 第42-43页 |
·三氯化铝(AC_2)的混凝处理效果 | 第43-45页 |
·聚合氯化铝(PAC)的混凝处理效果 | 第45-46页 |
·三氯化铁(AC_3)的混凝处理效果 | 第46-47页 |
·混凝剂投加量与各污染指标的关系 | 第47-52页 |
·试验机理分析探讨 | 第52-53页 |
·本节试验小结 | 第53页 |
·复配混凝剂投加优选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3-73页 |
·聚合氯化铝(PAC)与硫酸铝(AC_1)的最佳复配比例及投药量的确定 | 第53-60页 |
·聚合氯化铝(PAC)与氯化铝(AC_2)的最佳复配比例及投药量的确定 | 第60-66页 |
·无机混凝剂(PAM)与有机复合混凝剂(PAC+AC_1)复配中助凝剂的最佳投药量确定 | 第66-70页 |
·无机混凝剂(PAM)与有机复合混凝剂(PAC+AC_2)复配中助凝剂的最佳投药量确定 | 第70-73页 |
·本节试验小结 | 第73页 |
·复合无机混凝剂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 | 第73-79页 |
·温度的影响 | 第75页 |
·PH值的影响 | 第75-76页 |
·搅拌速度的影响 | 第76页 |
·搅拌时间的影响 | 第76页 |
·沉降时间的影响 | 第76-79页 |
·本节试验小结 | 第79页 |
·复合无机混凝剂参数的相互影响 | 第79-83页 |
·原水浊度对混凝除磷、除COD_(cr)效果的影响 | 第79-81页 |
·原水磷含量对混凝除浊效果的影响 | 第81-83页 |
·本节试验小结 | 第83页 |
·经济比较 | 第83页 |
·本章试验小结 | 第83-85页 |
第四章 混凝过滤处理二级出水的过滤部分研究 | 第85-94页 |
·试验材料及方法 | 第85-87页 |
·试验仪器与设备 | 第85页 |
·试验条件 | 第85页 |
·试验工艺流程 | 第85-86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86-87页 |
·石英砂作为滤料时处理城市二级出水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87-90页 |
·直接过滤试验 | 第87-88页 |
·混凝—过滤试验 | 第88-89页 |
·本节试验小结 | 第89-90页 |
·煤渣作为滤料时处理城市二级出水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90-93页 |
·直接过滤试验 | 第90-91页 |
·混凝—过滤试验 | 第91-92页 |
·本节试验小结 | 第92-93页 |
·本章试验小结 | 第93-94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94-96页 |
·结论 | 第94-95页 |
·建议 | 第95-96页 |
致谢 | 第96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101页 |
附录 | 第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