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17-21页 |
符号说明 | 第21-23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23-37页 |
·碳材料的铁磁性研究 | 第23-25页 |
·碳材料铁磁性的实验发现与理论研究 | 第23-24页 |
·石墨铁磁机理的探讨 | 第24-25页 |
·石墨的结构与性质 | 第25-27页 |
·石墨的结构 | 第25-26页 |
·石墨的性质 | 第26-27页 |
·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| 第27-33页 |
·碳材料铁磁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| 第27页 |
·碳材料铁磁性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 | 第27-28页 |
·本论文针对上述几个问题提出的研究方案 | 第28-29页 |
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| 第29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7页 |
第二章 磁性理论与石墨磁性 | 第37-53页 |
·磁性理论 | 第37-44页 |
·直接交换相互作用与自旋波理论 | 第38-40页 |
·超交换相互作用 | 第40-41页 |
·RKKY理论 | 第41-42页 |
·能带理论模型 | 第42-44页 |
·石墨的磁性研究 | 第44-51页 |
·理论研究 | 第44-48页 |
·实验研究 | 第48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第三章 石墨铁磁性与缺陷关系研究的主要表征手段 | 第53-87页 |
·离子注入的实验原理 | 第53-62页 |
·离子注入设备简介 | 第53-54页 |
·载能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理论基础 | 第54-55页 |
·离子的射程分布与阻止本领 | 第55-59页 |
·移位原子数 | 第59-60页 |
·缺陷的迁移与退火 | 第60-62页 |
·正电子湮灭技术 | 第62-68页 |
·正电子湮灭技术的实验装置 | 第62-63页 |
·正电子湮灭技术基本实验原理 | 第63-65页 |
·正电子湮灭寿命谱测量 | 第65-66页 |
·正电子湮灭多普勒展宽谱S参数测量 | 第66-68页 |
·电子自旋共振 | 第68-80页 |
·电子自旋共振的条件 | 第68-69页 |
·自旋-晶格弛豫 | 第69-71页 |
·自旋-自旋弛豫 | 第71页 |
·线宽 | 第71-73页 |
·线型 | 第73-74页 |
·g因子 | 第74-76页 |
·电性和ESR共振 | 第76-80页 |
·同步辐射技术近边X射线精细结构吸收谱 | 第80-86页 |
·电子能级 | 第80-81页 |
·X射线精细结构吸收谱测量方法 | 第81-83页 |
·K边位置及价态 | 第83-84页 |
·X射线精细结构吸收光谱中的化学位移 | 第84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87页 |
第四章 石墨铁磁性与缺陷的关系研究 | 第87-105页 |
·离子注入对石墨铁磁有序的可控性研究 | 第87-94页 |
·实验条件 | 第88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88-93页 |
·小结 | 第93-94页 |
·理论计算及磁耦合机制讨论 | 第94-98页 |
·空位密度较大时的磁耦合机制 | 第94-96页 |
·空位密度较小时的磁耦合机制 | 第96-97页 |
·小结 | 第97-98页 |
·多能量~(12)C~+注入调控石墨铁磁性的研究 | 第98-10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98-99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99-101页 |
·小结 | 第101页 |
·本章结论 | 第101-10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3-105页 |
第五章 空位缺陷与石墨铁磁有序的关系研究 | 第105-121页 |
·空位缺陷的稳定性研究 | 第105-11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05-106页 |
·正电子湮没寿命谱的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106-111页 |
·多普勒展宽谱S参数测量的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111-113页 |
·小结 | 第113-114页 |
·石墨磁性的稳定性研究 | 第114-11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14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114-116页 |
·小结 | 第116页 |
·本章结论 | 第116-11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8-121页 |
第六章 基于同步辐射技术的石墨铁磁有序与缺陷关系研究 | 第121-135页 |
·基本测量原理 | 第121-123页 |
·实验方法与实验过程 | 第123-125页 |
·C-NEXAFS实验方法 | 第123-124页 |
·实验样品制备与实验过程 | 第124-125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125-131页 |
·~(12)H~+注入前后石墨的C-NEXAFS | 第125-127页 |
·~(12)C~+注入前后石墨的C-NEXAFS | 第127-129页 |
·磁性测量的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129-131页 |
·本章结论 | 第131-1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3-135页 |
第七章 石墨的电子自旋共振研究 | 第135-151页 |
·原始石墨的电子自旋共振谱 | 第136-141页 |
·实验条件 | 第136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136-140页 |
·小结 | 第140-141页 |
·~(12)C~+注入对石墨电子自旋共振谱的影响 | 第141-146页 |
·实验条件 | 第141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141-145页 |
·小结 | 第145-146页 |
·本章结论 | 第146-1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8-151页 |
第八章 总结 | 第151-157页 |
·主要结果 | 第151-154页 |
·主要创新点 | 第154-157页 |
致谢 | 第157-159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投稿的论文 | 第159-161页 |
外文论文 | 第161-190页 |
1.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vacancy defects and ferromagnetism in graphite | 第161-169页 |
2. The effect of carbon ion implantation on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highly oriented pyrolytic graphite | 第169-190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1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