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0页 |
| 目录 | 第10-14页 |
| 第一章 前言 | 第14-39页 |
| ·配位聚合物发展概况 | 第14-16页 |
| ·配位聚合物合成方法和技术 | 第16-17页 |
| ·构筑配位聚合物的化学作用力 | 第17-19页 |
| ·配位聚合物分类 | 第19-21页 |
| ·功能配位聚合物的应用 | 第21-36页 |
| ·功能配位聚合物磁性材料 | 第22-28页 |
| ·功能配合物发光材料 | 第28-31页 |
| ·功能配位聚合物多孔材料 | 第31-36页 |
| ·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及研究结果 | 第36-39页 |
| ·选题意义 | 第36-37页 |
| ·研究结果 | 第37-39页 |
| 第二章 苯并咪唑-5-羧酸构筑的锰、镍低维配位聚合物的合成、结构及其磁性 | 第39-58页 |
| ·绪论 | 第39-40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40-43页 |
| ·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41页 |
| ·配合物的合成 | 第41-42页 |
| ·配合物结构测定 | 第42-43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3-52页 |
| ·外光谱分析 | 第43-44页 |
| ·配合物晶体结构 | 第44-50页 |
| ·配合物1-3热稳定性分析 | 第50-52页 |
| ·配合物1-3磁性研究 | 第52-56页 |
| ·配合物Mn(bimc)_2(H_2O)_2·(H_2O)_2(1)的磁性 | 第52-54页 |
| ·配合物Ni(bimc)_2]·H_2O(2)的磁性 | 第54-5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| 第三章 苯并咪唑-5-羧酸和已二酸构筑锰、钴配位聚合物的合成、结构及磁性 | 第58-71页 |
| ·绪论 | 第58-59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59-60页 |
| ·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59-60页 |
| ·配合物的合成 | 第60页 |
| ·配合物结构测定 | 第60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60-65页 |
| 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60-63页 |
| ·配合物晶体结构 | 第63-65页 |
| ·配合物4-5磁性研究 | 第65-70页 |
| ·配合物[Mn_2(bimc)_2(hex)]·2H_2O(4)的磁性 | 第65-67页 |
| ·配合物[Co_2(bimc)_2(hex)]·2H_2O(5)的磁陛 | 第67-7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| 第四章 苯并咪唑-5-羧酸构筑的隔配位聚合物的合成、结构及荧光性质 | 第71-93页 |
| ·绪论 | 第71-72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72-76页 |
| ·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72-73页 |
| ·配合物的合成 | 第73-74页 |
| ·配合物结构测定 | 第74-76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76-88页 |
| 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76-77页 |
| ·配合物晶体结构 | 第77-86页 |
| ·配合物6-7热稳定性分析 | 第86-88页 |
| ·配合物6-9的荧光性质 | 第88-92页 |
| ·配合物6-8固态荧光发射光谱 | 第88-89页 |
| ·配合物6-8固态荧光激发光谱 | 第89页 |
| ·配合物6-8固态荧光强度衰减 | 第89-90页 |
| ·配合物6-9液态荧光发射光谱 | 第90-9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2-93页 |
| 第五章 两种基于含氮二羧酸配体水热合成锰配位聚合物晶体结构及磁性 | 第93-107页 |
| ·绪论 | 第93-94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94-96页 |
| ·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94-95页 |
| ·配合物的合成 | 第95页 |
| ·配合物结构测定 | 第95-96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96-102页 |
| 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96-98页 |
| ·配合物晶体结构 | 第98-102页 |
| ·配合物10热稳定性分析 | 第102页 |
| ·配合物10磁性研究 | 第102-10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05-107页 |
| 第六章 含氮膦酸羧酸配体构筑的铅、镉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| 第107-118页 |
| ·绪论 | 第107-108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108-109页 |
| ·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108-109页 |
| ·配合物的合成 | 第109页 |
| ·配合物结构测定 | 第109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109-116页 |
| 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109-111页 |
| ·配合物晶体结构 | 第111-115页 |
| ·配合物12热稳定性分析 | 第115-11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16-118页 |
| 第七章 全文总结 | 第118-12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21-143页 |
| 致谢 | 第143-144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| 第144-1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