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理论论文--土地经济学论文

我国土地整理机制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16页
   ·课题背景第9-10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目的第10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1-14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综述第11-13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综述第13-14页
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4-16页
  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5-16页
第2章 我国土地整理的发展分析第16-24页
   ·土地整理的内涵第16-18页
   ·土地整理制度发展分析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土地整理雏形第18页
     ·民国时期土地整理第18页
     ·新中国土地整理第18-19页
   ·土地整理的类型第19-20页
   ·推进和完善土地整理制度的现实意义第20-23页
     ·是处理人地矛盾的必然要求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是保护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需要第21页
     ·改善农业生产条件,实现农业增产增效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增加有效耕地面积,缓解耕地面积减少趋势第22-2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3章 农村土地整理的分析第24-37页
   ·农村土地整理的动因第24-26页
     ·内在原因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外在原因第25-26页
   ·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基本模式及程序第26-30页
     ·经济发达地区“综合整理”模式第26-27页
     ·经济欠发达地区“单项整理”模式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农地整理运作程序第28-30页
   ·目前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第30-34页
     ·大量土地被圈占,耕地数量总体减少,新增耕地质量较低第30-32页
     ·新增耕地面积存在“水分”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农村土地产权界限模糊不清第33-34页
   ·德国农地整理经验借鉴第34-36页
     ·推动土地整理由单一目标逐渐向多目标综合型过渡第34页
     ·加快土地整理立法工作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构建土地整理科技支撑体系第35-36页
     ·积极推动土地整理公众参与第3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4章 城市土地整理的分析第37-48页
   ·城市土地整理的内涵第37-38页
   ·城市土地整理的目的和任务及目标第38-40页
     ·城市土地整理的目的及任务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城市土地整理的目标第39-40页
   ·与城市化的关系第40-44页
   ·市地整理中存在的惰性第44页
   ·完善城市土地整理的对策第44-46页
     ·优化土地利用结构,合理布局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加快城市建设增长方式的转变第45页
     ·加强土地整理立法工作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协调土地整理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关系第46页
   ·正确处理城市土地与农地整理的关系第46-4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7-48页
第5章 土地用途变更控制合理模式的构建第48-57页
   ·土地用途变更发生的主要区域第48-49页
     ·变更区域的历史考察第48-49页
     ·变更区域的范围界定第49页
   ·变更区域的特点第49-51页
     ·社会功能的双重性第50页
     ·空间的滚动性和形成的自发性第50-51页
   ·变更区域产生的原因第51-52页
   ·变更区域内土地利用的特征及现状第52-54页
     ·土地利用的特征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土地利用的现状第53-54页
   ·基于土地整理的土地用途变更控制模式第54-5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6-57页
结论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消防控灾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探讨与应用研究
下一篇:龙桥电厂静电除尘器性能优化的试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