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引言 | 第8-11页 |
2 張喬生平考略 | 第11-34页 |
2.1 張喬的生卒年 | 第11-13页 |
2.2 張喬的表字 | 第13-14页 |
2.3 張喬的籍貫 | 第14-22页 |
2.4 張喬的交遊 | 第22-31页 |
2.5 張喬的應舉 | 第31-34页 |
3 《張喬詩集》版本述略 | 第34-36页 |
4 張喬詩誤收、缺收考辨 | 第36-45页 |
4.1 誤收考辨 | 第36-44页 |
4.2 缺收考辨 | 第44-45页 |
5 張喬詩的主要思想內容及藝術特色 | 第45-57页 |
5.1 主要思想内容 | 第45-50页 |
5.1.1 抒寫壯志豪情,冀取功名之思 | 第45-46页 |
5.1.2 怨而不怒之情 | 第46-48页 |
5.1.3 入世與出世之間的兩難抉擇 | 第48-49页 |
5.1.4 與海外友人友好往來的紀錄 | 第49-50页 |
5.2 主要藝術特色 | 第50-57页 |
5.2.1 詩法多家,不拘一格 | 第50-52页 |
5.2.2 “誰憐合負清朝力,獨把風騷破鄭聲” | 第52-54页 |
5.2.3 風格多樣,而以雅淡、清暢為主,時見“警聳”之句 | 第54-55页 |
5.2.4 主攻近體,尤專五律、七絕 | 第55-57页 |
6 張喬詩選校 | 第57-61页 |
7 張喬詩選注 | 第61-76页 |
8 結語 | 第76-77页 |
附錄:歷代著录及評論 | 第77-84页 |
參考文獻 | 第84-87页 |
在讀期間科研成果 | 第87-89页 |
致謝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