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水仙转IPT基因的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6页 |
略缩词 | 第6-7页 |
前言 | 第7-17页 |
一、 花卉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| 第7-8页 |
二、 叶片衰老及其调控 | 第8-13页 |
1 叶片衰老是一种PCD过程 | 第9页 |
2 叶片衰老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| 第9页 |
3 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 | 第9-11页 |
4 抗衰老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| 第11-13页 |
三、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 | 第13-15页 |
1 植物遗传转化途径的探索 | 第13页 |
2 农杆菌Ti质粒基因转化系统 | 第13-14页 |
3 农杆菌介导转化单子叶植物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四、 中国水仙遗传转化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5-17页 |
材料与方法 | 第17-26页 |
一、 材料 | 第17-18页 |
1 植物材料 | 第17页 |
2 菌株和质粒 | 第17页 |
3 工具酶 | 第17页 |
4 主要化学试剂 | 第17-18页 |
5 主要仪器 | 第18页 |
二、 方法 | 第18-26页 |
1 植物转化载体构建策略 | 第18-19页 |
2 水仙组织培养 | 第19-20页 |
3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仙 | 第20页 |
4 GUS基因表达检测 | 第20-21页 |
5 水仙转化体的分子鉴定 | 第21-26页 |
结果与分析 | 第26-38页 |
一、 水仙组织培养体系的优化 | 第26-30页 |
1 取材 | 第26-28页 |
2 接种时间 | 第28页 |
3 消毒接种 | 第28-29页 |
4 培养基成分 | 第29-30页 |
二、 水仙对潮霉素的基础抗性测定 | 第30页 |
三、 水仙基因转化系统的优化 | 第30-35页 |
1 转化方法的确定 | 第30-31页 |
2 受体材料的选择 | 第31-32页 |
3 转化条件的优化 | 第32-34页 |
4 转化体的筛选 | 第34-35页 |
四、 GUS基因表达的酶组织化学法检测 | 第35-36页 |
五、 水仙转化体的分子检测分析 | 第36-38页 |
1 水仙DNA提取 | 第36页 |
2 PCR扩增分析 | 第36-37页 |
3 Southern杂交分析 | 第37-38页 |
讨论 | 第38-42页 |
一、 水仙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 | 第38-39页 |
二、 影响农杆菌介导转化水仙的因素分析及改进 | 第39-41页 |
1 转化方法的改进 | 第39页 |
2 转化材料的生长状况 | 第39-40页 |
3 农杆菌活力控制 | 第40页 |
4 转化体的筛选与再生 | 第40-41页 |
三、 水仙转化体中外源基因的遗传特性分析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7页 |
致谢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