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心(氵山一王攵)与《伪书通考》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7页 |
前言 | 第7页 |
一、 家世、生平及著述 | 第7-9页 |
二、 《伪书通考》的写作背景及成书经过 | 第9-15页 |
(一) 20世纪初年的中国社会 | 第9-11页 |
(二) 辨伪学的自身发展 | 第11-15页 |
三、 《伪书通考》的编纂原则、体例及内容 | 第15-28页 |
(一) 编纂原则 | 第15-18页 |
1、 正反说皆列,力求全面 | 第15-16页 |
2、 求真,不妄逞己见 | 第16-18页 |
3、 讲求实用,务便考索 | 第18页 |
(二) 编纂体例及内容 | 第18-28页 |
1、 设总论统领全书 | 第18-20页 |
2、 以书名为纲,以各家辨伪之说为目 | 第20-22页 |
3、 以时代为序 | 第22-24页 |
4、 征引皆注明出处 | 第24页 |
5、 文末慎加案语 | 第24-28页 |
四、 《伪书通考》在辨伪学史上的地位 | 第28-33页 |
(一) 《伪书通考》编纂的特点 | 第28-31页 |
1、 目录分类独具匠心 | 第28-30页 |
2、 全面介绍近现代辨伪成果 | 第30页 |
3、 考辨伪书的集大成之作 | 第30-31页 |
(二) 对后世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(三) 《伪书通考》编纂的不足 | 第32-33页 |
1、 考辨有欠精审 | 第32页 |
2、 引文有遗漏 | 第32页 |
3、 如能增加解题则更加完善 | 第32-33页 |
五、 严谨治学、启迪后人 | 第33-34页 |
结语 | 第34-39页 |
后记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