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9页 |
| 目录 | 第9-12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6页 |
| ·无线数字图像传输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| 第12-18页 |
| ·无线数字图像传输的主要技术 | 第14-15页 |
| ·无线数字图像传输系统的组成 | 第15-17页 |
| ·无线数字图像传输系统的发展现状 | 第17-18页 |
| ·数字图像处理相关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| 第18-22页 |
| ·数字图像的增强 | 第19页 |
| ·数字图像的复原 | 第19-20页 |
| ·数字图像的压缩 | 第20-21页 |
| ·数字图像的分割 | 第21-22页 |
| ·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内容安排 | 第22-2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3-26页 |
| 第二章 基于OFDM的数字图像无线传输技术 | 第26-54页 |
| ·无线衰落信道的基本特征 | 第27-35页 |
| ·传输衰减 | 第27-28页 |
| ·多径(时延)扩展——频率选择性衰落 | 第28-30页 |
| ·多普勒扩展(时变性)——时间选择性衰落 | 第30-32页 |
| ·角度扩展——空间选择性衰落 | 第32-33页 |
| ·Rayleigh、Rice和Nakagami衰落 | 第33-35页 |
| ·基于OFDM技术的数字图像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| 第35-43页 |
| ·OFDM基本原理和频域模型 | 第37-42页 |
| ·基于OFDM技术的数字无线图像传输系统设计 | 第42-43页 |
| ·OFDM系统中基于功率谱估计的多径信道估计算法 | 第43-50页 |
| ·OFDM系统信号模型 | 第44-45页 |
| ·基于功率谱估计的信道估计算法 | 第45-48页 |
| ·基带仿真结果 | 第48-5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| 第三章 基于形态滤波的数字图像增强技术 | 第54-86页 |
| ·传统的数字图像增强算法 | 第55-63页 |
| ·空域法 | 第56-61页 |
| ·变换域 | 第61-63页 |
| ·数字图像增强处理中的FFT算法的研究 | 第63-74页 |
| ·系统模型 | 第64-66页 |
| ·计算复杂度分析 | 第66-70页 |
| ·时延分析 | 第70-71页 |
| ·仿真结果分析 | 第71-74页 |
| ·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形态滤波器优化设计方法 | 第74-83页 |
| ·BP神经网络算法 | 第75-77页 |
| ·灰度形态滤波器参数 | 第77-78页 |
| ·利用神经网络优化形态滤波器参数 | 第78-80页 |
| ·仿真实验 | 第80-82页 |
| ·结论与探讨 | 第82-8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4-86页 |
| 第四章 基于信息融合的数字图像滤波算法 | 第86-118页 |
| ·基于信息融合的数字图像的获取与识别算法 | 第86-96页 |
| ·信息融合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| 第87-89页 |
| ·信息融合系统的分类和性能比较 | 第89-92页 |
| ·信息融合系统的构建 | 第92-94页 |
| ·信息融合的意义 | 第94-96页 |
| ·基于改进型D-S证据理论的决策层融合滤波算法 | 第96-114页 |
| ·数字图像的滤波 | 第96-97页 |
| ·改进型的D-S证据理论融合准则 | 第97-105页 |
| ·线性与非线性混合滤波器 | 第105-109页 |
| ·基于改进型的D-S证据理论融合滤波算法 | 第109-111页 |
| ·仿真实验 | 第111-11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1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14-118页 |
| 第五章 结束语 | 第118-122页 |
| ·论文研究工作小结 | 第118-119页 |
| ·今后的研究工作 | 第119-122页 |
| 缩写说明 | 第122-124页 |
| 致谢 | 第124-126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| 第126-12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