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白云观斋醮仪式服饰形制探析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1 章 绪论 | 第7-11页 |
·课题的提出 | 第7-8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8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9-11页 |
第2 章 全真道斋醮仪式的演变 | 第11-24页 |
·斋醮仪式的涵义及其源流 | 第12-14页 |
·斋醮仪式格式的形成与斋醮服饰 | 第14-19页 |
·开创的东汉、三国时期 | 第14-15页 |
·完备的两晋、南北朝、隋时期 | 第15-16页 |
·盛行的唐、宋、元、明时期 | 第16-18页 |
·清代至今的流传时期 | 第18-19页 |
·斋醮仪式的文化意义 | 第19-20页 |
·金代全真道的形成 | 第20-21页 |
·全真道斋醮仪式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| 第21-22页 |
·全真道斋醮仪式的现状考略 | 第22-24页 |
第3 章 全真道斋醮仪式的服饰构成 | 第24-53页 |
·道观服饰的沿革 | 第24-25页 |
·世俗冠服制度与道观衣规 | 第25-27页 |
·斋醮仪式中的道服 | 第27-38页 |
·斋醮仪式中的冠巾 | 第38-47页 |
·斋醮仪式中的道冠 | 第39-42页 |
·斋醮仪式中的道巾 | 第42-47页 |
·斋醮仪式中的鞋袜 | 第47-49页 |
·斋醮仪式中的佩饰 | 第49-53页 |
第4 章 全真道斋醮仪式中服饰的宗教功能 | 第53-61页 |
·等级有别管理分明 | 第53-55页 |
·感神通神以服祈吉 | 第55-57页 |
·暂借法衣随机设教 | 第57-61页 |
·长生久视——道教修炼的目的 | 第57-58页 |
·神仙信仰——道教信仰的核心 | 第58-59页 |
·海纳百川——道教的文化态度 | 第59-61页 |
第5 章 全真道人的服饰审美观 | 第61-67页 |
·神秘数字——玄虚奥妙的意向 | 第61-62页 |
·道法自然——天然之美的崇尚 | 第62-64页 |
·披褐怀玉——以衣寓道 | 第64-65页 |
·道反于俗——俗世的超脱 | 第65页 |
·霓裳羽衣——神界之美丽 | 第65-67页 |
结论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硕士论文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