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21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证券投资基金概述 | 第12-15页 |
·证券投资基金的含义和特点 | 第12-13页 |
·证券投资基金的分类 | 第13-15页 |
·基金创新品种 | 第15页 |
·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概况 | 第15-18页 |
·美国基金发展的历史 | 第16-17页 |
·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概况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思路和研究架构 | 第18-21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8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8-19页 |
·本文的创新 | 第19-21页 |
2 投资基金业绩持续性理论回顾及文献综述 | 第21-37页 |
·传统的基金绩效评价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单位净资产 | 第21页 |
·投资收益率 | 第21-22页 |
·基金的风险水平指标 | 第22页 |
·基于基金收益率时间序列的评价方法 | 第22-24页 |
·Markowits均值—方差模型 | 第22页 |
·基于CAPM模型的经典方法 | 第22-24页 |
·多因数绩效评价模型 | 第24-25页 |
·基金业绩来源分析 | 第25-27页 |
·对基金经理市场时机把握能力的考察 | 第25-26页 |
·基于风险补偿Fama业绩分解模型 | 第26-27页 |
·基金业绩持续性理论回顾 | 第27-28页 |
·检验业绩持续性的一般方法 | 第28-32页 |
·基金业绩的短期持续性检验——自相关检验 | 第28-29页 |
·基金业绩的长期持续性检验 | 第29-32页 |
·基金业绩持续性文献综述 | 第32-37页 |
·国外投资基金业绩持续性研究现状 | 第32-34页 |
·国内投资基金业绩持续性研究现状 | 第34-37页 |
3 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持续性研究方法设计 | 第37-49页 |
·样本设计 | 第37-41页 |
·样本的选取 | 第37-41页 |
·基金费率的影响及处理 | 第41页 |
·数据来源及处理 | 第41页 |
·市场收益序列的计算和无风险收益率的选取 | 第41-44页 |
·市场基准组合的确定 | 第41-42页 |
·无风险利率的确定 | 第42-43页 |
·投资收益率的确定 | 第43页 |
·投资组合系数的估计 | 第43-44页 |
·Jensen指数 | 第44页 |
·Fama净选择收益指标 | 第44页 |
·序列自相关检验 | 第44-45页 |
·交叉积比率方法检验 | 第45-46页 |
·基金样本与市场基准的选择 | 第45页 |
·基金业绩评估指标的确定 | 第45-46页 |
·横截面回归法 | 第46-48页 |
·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| 第46-47页 |
·基金业绩评估指标的确定 | 第47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4 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持续性实证分析 | 第49-61页 |
·基金短期业绩持续性检验 | 第49-52页 |
·基金总体业绩长期持续性的交叉乘积比率(CPR)检验 | 第52-55页 |
·封闭式基金业绩持续性的检验结果 | 第53页 |
·开放式基金业绩持续性的检验结果 | 第53-55页 |
·基于横截面回归法的基金业绩持续性检验实证结果分析 | 第55-59页 |
·整个样本期的检验结果 | 第55-57页 |
·市场处于牛市状态即单边上升时的实证检验结果 | 第57-58页 |
·市场处于熊市状态即单边下跌时的实证检验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5 研究结论及建议 | 第61-65页 |
·基金业绩持续性的主要结论 | 第61-63页 |
·相关建议 | 第63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附录 | 第70-78页 |
附录1: 封闭式基金FAMA业绩归属分析 | 第70-72页 |
附录2: 开放式基金FAMA业绩归属分析 | 第72-74页 |
附录3: 2004-2006年市场基准组合周收益率 | 第74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