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民法论文--婚姻法论文

家庭暴力与女性权益的保护

中文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9页
引言第9-10页
第一章 什么是家庭暴力第10-20页
 第一节 家庭暴力的内涵第10-13页
  一、我国关于家庭暴力内涵的界定第10-12页
  二、国际社会关于家庭暴力内涵的界定第12-13页
 第二节 家庭暴力的特征第13-15页
  一、家庭暴力的一般特征第13-14页
  二、家庭暴力的法律特征第14-15页
 第三节 家庭暴力的类型第15-18页
  一、身体暴力第15-16页
  二、语言暴力第16-17页
  三、性暴力第17页
  四、冷暴力第17-18页
 第四节 家庭暴力的社会危害第18-20页
  一、家庭暴力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第18-19页
  二、家庭暴力增加社会负担第19页
  三、家庭暴力侵害女性权益,阻碍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第19页
  四、家庭暴力容易诱发犯罪案件的发生第19-20页
第二章 家庭暴力及其干预对策的历史及现状第20-25页
 第一节 我国家庭暴力及其干预对策的历史及现状第20-21页
 第二节 国际社会关于家庭暴力及其干预对策的历史与现状第21-25页
  一、英国的规定第22页
  二、美国的规定第22-23页
  三、加拿大的规定第23-25页
第三章 家庭暴力产生原因探析第25-33页
 第一节 理论分析第25-30页
  一、家庭暴力产生的心理学分析第25-27页
  二、家庭暴力产生的伦理学分析第27-28页
  三、家庭暴力产生的社会学分析第28-29页
  四、家庭暴力产生的女权主义分析第29-30页
 第二节 具体成因分析第30-33页
  一、女性经济不独立第30页
  二、受害者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第30-31页
  三、传统男尊女卑、夫权至上思想的影响第31页
  四、社会转型过程中,婚外情增多第31页
  五、施暴者的性格缺陷第31页
  六、父母潜移默化的文化传递第31-32页
  七、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第32页
  八、法制不够完善第32-33页
第四章 关于我国反对家庭暴力的展望第33-41页
 第一节 社会文化价值倡导第33-34页
  一、"白丝带"运动第33页
  二、零忍耐运动第33-34页
 第二节 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第34-36页
  一、建立医务工作者干预家庭暴力机制第34-35页
  二、设立妇女庇护所第35-36页
  三、建立法律援助机构第36页
  四、建立心理咨询机构第36页
 第三节 法律制度建设与立法防治第36-41页
  一、制定专门的《反家庭暴力法》第37页
  二、完善民事法律制度第37-38页
  三、完善刑事立法第38-39页
  四、完善家庭暴力犯罪诉讼制度第39-41页
结束语第41-42页
注释第42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8页
后记第48-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商标间接侵权问题研究
下一篇:试论惩罚性赔偿在我国新闻侵权的适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