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中文文摘 | 第4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10页 |
·相关文献回顾 | 第10-11页 |
·电力能源合作研究的理论依据 | 第11-14页 |
·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分析 | 第11-12页 |
·比较优势的来源分析 | 第12-14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能源与经济发展的一般关系 | 第16-20页 |
·能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| 第16-17页 |
·从历史上看,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一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| 第16页 |
·能源使投入具有活力 | 第16-17页 |
·能源推动技术进步,促进新兴产业的诞生和发展 | 第17页 |
·能源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 | 第17页 |
·经济增长促进能源发展 | 第17-20页 |
·经济增长为能源发展提供市场 | 第18页 |
·经济增长为能源发展提供财力、物力保证 | 第18-20页 |
第3章 黔电送粤的基础与经济效应分析 | 第20-38页 |
·合作基础分析 | 第20-26页 |
·贵州省电力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| 第20-24页 |
·广东能源开发利用与能源合作 | 第24-26页 |
·经济效应分析 | 第26-38页 |
·贵州作为电力能源输出地的经济效应分析 | 第26-33页 |
·广东作为能源输入地的经济效应分析 | 第33-38页 |
第4章 基于引力模型的黔电送粤合作研究 | 第38-42页 |
·引力模型简介 | 第38页 |
·贵州省电力出口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| 第38-39页 |
·实证研究 | 第39-42页 |
·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| 第39-40页 |
·计量方法和结果 | 第40页 |
·建立回归模型 | 第40-42页 |
第5章 黔电送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 | 第42-56页 |
·中国分权式改革及其代价 | 第42-44页 |
·经济分权与经济发展的激励结构 | 第42页 |
·经济分权的代价:一个理论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经济分权的代价:地区间的市场分割、重复建设与效率损失 | 第43-44页 |
·区域环境利益分配的扭曲 | 第44-47页 |
·环境租金与区域环境利益分配 | 第44-46页 |
·区域间环境利益分配扭曲的原因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电力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7-51页 |
·电力体制改革简介 | 第47-48页 |
·建立区域电力市场存在一定的困难 | 第48-49页 |
·实施两部制电价存在困难 | 第49-50页 |
·电力计划经济仍占主导 | 第50-51页 |
·贵州省电力、电源、电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| 第51-56页 |
·贵州省电力建设目前面临三大难题 | 第51-52页 |
·黔电送粤面临三大瓶颈 | 第52-56页 |
第6章 黔电送粤可持续合作对策研究 | 第56-61页 |
·改进地方政府治理和绩效评估机制 | 第56页 |
·促进区域环境利益合理分配 | 第56-57页 |
·黔电送粤可持续合作的对策建议 | 第57-61页 |
·抢抓机遇,继续推进黔电送粤 | 第57页 |
·科学规划、合理布局 | 第57-58页 |
·推进电力结构调整 | 第58页 |
·加强区域合作与协作、整合资源 | 第58页 |
·加快电网发展和技术升级 | 第58页 |
·深化改革,加强调控,建立健全煤电市场 | 第58-59页 |
·加快黔电送粤配套煤矿的审批 | 第59-60页 |
·启动煤电联动机制 | 第60页 |
·发挥电力工业的龙头带动作用,推进工业结构升级 | 第60-61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61-64页 |
·主要研究结论 | 第61-62页 |
·本文创新之处 | 第62页 |
·有待完善的工作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9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