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9页 |
1.前言 | 第9-1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3页 |
·党和国家的人才强国战略 | 第9-10页 |
·我国近年来留学人员出国及回归情况 | 第10-12页 |
·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,引进国际人才,特别是引进留学归国人才的重要性 | 第12-13页 |
·贵州在人才引进方面明显处于劣势 | 第13页 |
·研究目标及意义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3-14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4页 |
·现实意义 | 第14-15页 |
2.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| 第15-22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15-17页 |
·人力资本理论 | 第15页 |
·供需理论 | 第15页 |
·推拉理论 | 第15页 |
·马斯洛五层次需要理论 | 第15-16页 |
·波特—劳勒综合激励理论模型的推广和拓展 | 第16-17页 |
·国内外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管理研究及实践 | 第17-20页 |
·国外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管理研究及实践 | 第17-18页 |
·国内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管理研究及实践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评价 | 第20-22页 |
·研究的贡献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的不足 | 第21-22页 |
3.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22-26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2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2-24页 |
·贵州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现状 | 第22页 |
·贵州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管理现状及问题 | 第22-23页 |
·贵州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管理的对策 | 第23-2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4-26页 |
·文献研究法 | 第24页 |
·调查研究法 | 第24-25页 |
·系统分析法 | 第25-26页 |
4.贵州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现状 | 第26-43页 |
·贵州高校改革开放以来留学及归国人员总体情况 | 第26页 |
·对贵州高校留学人员的总体特征 | 第26-28页 |
·贵州高校留学归国人员队伍总体存在的问题 | 第28-29页 |
·贵州留学归国人员问卷调查结果 | 第29-43页 |
·问卷结果统计 | 第29-32页 |
·基本情况 | 第32-33页 |
·出国情况 | 第33-35页 |
·归国原因 | 第35-37页 |
·归国后情况 | 第37-43页 |
5.贵州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管理现状及问题 | 第43-62页 |
·贵州高校留学归国人员归国的因素 | 第43-48页 |
·外部环境与留学人员归国选择的关系 | 第44-47页 |
·个人发展对留学人员选择归国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贵州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引进现状分析 | 第48-53页 |
·引进留学归国人员的基本情况 | 第48页 |
·目前各高校引进留学归国人员的手段和途径 | 第48-49页 |
·贵州高校引进留学归国人员工作的评估 | 第49-53页 |
·贵州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| 第53-58页 |
·目前贵州高校采用的绩效评价方法 | 第53-55页 |
·贵州高校目前对留学归国人员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| 第55-58页 |
·贵州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| 第58-62页 |
·贵州高校留学归国人员激励机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| 第58-59页 |
·针对贵州高校留学归国人员激励机制原因 | 第59-62页 |
6.贵州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管理对策 | 第62-69页 |
·转变观念,从实施"人才强省"、"科教兴黔"的战略出发,充分认识做好留学归国工作的重要性 | 第62页 |
·完善留学归国人员引进的运作机制,提高引进质量和引进效率 | 第62-65页 |
·把握国家引进留学归国人员的政策,充分利用好历史时机,加大吸引优秀留学人员的力度 | 第62-63页 |
·保持供需信息畅通,建立双向选择的平台,以此加强贵州高校人才引进工作 | 第63-64页 |
·加强对留学归国人员服务、管理工作,做好科学预测与规划 | 第64页 |
·设立专门机构,统筹管理留学人员的回归与安置工作 | 第64页 |
·提高引进人才素质,重点考虑复合型留学归国人才 | 第64-65页 |
·合理配置资源,引进学科急需人才,促进贵州高校学科的发展 | 第65页 |
·着力营造一个让留学归国人员施展才干的良好环境 | 第65-66页 |
·加大对科研经费和科研设施的投入,为留学归国人员发挥作用提供基础保障 | 第65页 |
·营造一个宽松自由、平等竞争的学术环境和团结协作、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 | 第65-66页 |
·完善法制环境,为留学归国人员提供好的软环境 | 第66页 |
·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、大学科技园、创业基地和服务机构建设 | 第66页 |
·进一步提高留学归国人员的生活待遇,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| 第66页 |
·加强对留学归国人员的教育和宣传工作 | 第66-67页 |
·保持留学政策的稳定性、连续性和上下一致性 | 第67页 |
·完善留学归国人员绩效考评工作,使引进人才真正发挥作用 | 第67-68页 |
·强化激励机制,完善政策导向,充分发挥留学归国人员积极性、创造性 | 第68-69页 |
7.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69-72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69页 |
·研究的贡献与局限 | 第69-72页 |
·研究的贡献 | 第69-70页 |
·研究的局限 | 第70页 |
·研究的展望 | 第70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73-75页 |
附录1: | 第75-79页 |
附录2: | 第79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