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输配电工程、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--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

新型数字式发变组保护平台设计

摘要第1页
ABSTRACT第4-7页
第一章 引言第7-18页
   ·课题的背景第7-8页
   ·发变组保护装置的研究现状第8-10页
   ·嵌入式操作系统介绍第10-16页
     ·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发展第10-11页
     ·使用实时操作系统的必要性第11页
     ·嵌入式操作系统选型第11-13页
     ·几种代表性嵌入式操作系统比较第13-16页
   ·本论文所作的主要工作第16-18页
第二章 硬件平台设计第18-30页
   ·发变组保护配置第18-20页
   ·主CPU的选型第20-22页
     ·CPU 的选择原则第20-21页
     ·MPC555 介绍第21-22页
   ·A/D 的选型及与CPU 的接口设计第22-24页
     ·A/D 的选型第22页
     ·AD7656 及其连接电路介绍第22-24页
   ·存储系统的设计第24-26页
   ·EPROM 和时钟电路设计第26-27页
   ·开入开出电路的设计第27-28页
   ·测频回路设计第28页
   ·通讯电路设计第28-30页
第三章 软件平台设计第30-47页
   ·基于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的软件设计第30-31页
   ·Nucleus PLUS 内核简介第31-35页
   ·实时操作系统BSP 的编写第35页
   ·外围器件驱动程序的编写第35-39页
     ·EEPROM 和时钟的驱动程序编写第35-38页
     ·FLASH 驱动程序的编写第38-39页
   ·低级中断、高级中断、任务的关系第39页
   ·软件平台的工作第39-42页
   ·软件平台的流程第42-43页
   ·CPU的负荷测试第43-44页
   ·保护程序在平台上的调度第44-47页
第四章 编译环境及开发工具第47-51页
   ·Diab C/C++ 简介第47页
   ·Trace32 仿真工具简介第47-49页
   ·编译和仿真流程第49-51页
第五章 平台在发变组保护装置上的应用第51-55页
   ·静模试验第51-54页
     ·环境条件第51-52页
     ·电气绝缘性能第52页
     ·机械性能第52页
     ·电磁兼容性能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安全性能第53页
     ·装置主要技术参数第53-54页
   ·其它试验第54-55页
第六章 结论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和参加科研情况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慢性应激刺激对成年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丰富环境的保护性研究
下一篇:脑膜瘤中Survivin、COX-2的表达和肿瘤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