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前言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活动星系核的观测特征 | 第11-13页 |
·类星体 | 第11-12页 |
·Sevfert星系 | 第12页 |
·耀变体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活动星系核的光变研究 | 第13-21页 |
·光变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·光变研究结果 | 第16-21页 |
第三章 活动星系核的光变模型 | 第21-29页 |
·吸积盘模型 | 第21-24页 |
·超新星爆发模型 | 第24-27页 |
·引力微透镜模型 | 第27-28页 |
·三种模型的比较 | 第28-29页 |
第四章 类星体的光谱斜率变化 | 第29-53页 |
·能谱变化的研究 | 第29-32页 |
·测光方法 | 第29-31页 |
·光谱方法 | 第31-32页 |
·PG类星体的光谱斜率变化 | 第32-5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32-36页 |
·观测和数据归算 | 第36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36-47页 |
·讨论和结果 | 第47-51页 |
·光谱斜率研究的结论 | 第51-53页 |
第五章 红外波段的类星体候选者 | 第53-78页 |
·类星体巡天 | 第53-54页 |
·光学波段巡天 | 第53页 |
·X射线巡天 | 第53-54页 |
·红外波段巡天 | 第54页 |
·GOODS-N天区的类星体候选者 | 第54-7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54-56页 |
·观测和数据处理 | 第56-57页 |
·选择方法和结果 | 第57-64页 |
·多波段能谱 | 第64-77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77-78页 |
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78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5页 |
附录 IRAC images of the GOODS-N field | 第85-87页 |
发表论文 | 第87-88页 |
致谢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