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结构原理、结构力学论文

钢—活性粉末混凝土简支组合梁受力性能研究

致谢第1-6页
中文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12页
1 绪论第12-26页
   ·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·RPC材料特性及研究现状第14-18页
     ·RPC的基本设计原理第14-15页
     ·RPC的性能特点第15-16页
     ·RPC的应用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 ·RPC的应用前景第17-18页
   ·钢—混凝土组合梁的发展历程及特点第18-23页
     ·绪言第19-21页
     ·钢—混凝土组合梁的发展历史回顾第21-23页
     ·钢—混凝土组合梁的应用与展望第23页
   ·论文的主要工作思路及研究内容第23-24页
   ·小结第24-26页
2 组合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6-46页
   ·概述第26-27页
   ·计算模型中使用的单元类型第27-29页
     ·普通混凝土翼板第27-28页
     ·钢梁第28页
     ·栓钉连接件第28页
     ·钢筋第28页
     ·垫板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其他第29页
   ·本构关系和屈服、强度准则第29-36页
     ·常用的混凝土本构模型第29-30页
     ·ANSYS中相关的塑性理论第30-32页
     ·普通混凝土本构关系和强度准则第32-34页
     ·钢材的本构关系和屈服准则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剪力连接件的本构关系第35-36页
   ·模型构造第36-45页
     ·模型几何尺寸第36-38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求解方法第39-40页
     ·ANSYS程序验证第40-45页
   ·小结第45-46页
3 钢—RPC简支组合梁受力性能分析第46-62页
   ·RPC材料的本构模型第46-48页
     ·RPC轴心受压本构模型第46-48页
     ·RPC轴心受拉本构模型第48页
   ·钢—RPC简支组合梁的全过程非线性分析第48-54页
     ·RPC组合梁计算结果分析第49-53页
     ·与普通组合梁的比较第53-54页
   ·参数分析第54-58页
     ·RPC板厚对组合梁性能的影响第54-57页
     ·钢梁屈服强度的影响分析第57页
     ·钢梁截面尺寸的影响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·钢—RPC简支组合梁延性分析第58-60页
     ·翼板强度对延性比的影响第58-59页
     ·钢材强度对延性比的影响第59-60页
     ·数值计算的几点建议第60页
   ·小结第60-62页
4 剪力键连接问题及受力分析第62-72页
   ·连接件的分类及其特点第62-65页
     ·按形式分类第62-64页
     ·按刚度分类第64-65页
   ·栓钉连接件抗剪承载力第65-66页
   ·剪力键的设计计算第66-70页
     ·普通组合梁剪力连接件计算第66-68页
     ·RPC组合梁剪力连接件计算第68-70页
   ·对比分析结果第70页
   ·小结第70-72页
5 结论第72-76页
   ·概述第72页
   ·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及成果第72-73页
   ·本文主要创新点第73-74页
   ·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74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2页
作者简历第82-86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ASP架构下的机械零部件信息系统的研究
下一篇:面向PLM的产品数据管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