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7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7-11页 |
·选题的理由 | 第7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7-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8-9页 |
·研究目标与内容 | 第9-11页 |
第2章 仕女画的含义及其审美特征 | 第11-15页 |
·仕女画的含义及其历史渊源 | 第11页 |
·历代仕女画中女性形象的审美演变 | 第11-15页 |
第3章 "纤巧柔弱""风露清愁"——清代仕女画的审美风格 | 第15-23页 |
·"改费"派的的仕女画 | 第15-17页 |
·费丹旭及其代表作品 | 第15-16页 |
·改琦生平及其创作 | 第16-17页 |
·"倚风娇无力"——平民化的柔弱女性形象 | 第17-19页 |
·平民化的世俗女性形象 | 第17-18页 |
·柔弱为美的外貌审美理想 | 第18-19页 |
·诗情画意里描绘愁思交集的人生 | 第19-23页 |
·景物营造悠然意远 | 第19-20页 |
·题画诗作补之不足 | 第20-22页 |
·以词入境清幽凄恻 | 第22-23页 |
第4章 清代仕女画中女性形象审美的形成 | 第23-29页 |
·封建礼教制度的樊笼 | 第23-24页 |
·商品经济的形成与市民阶层的兴起 | 第24-25页 |
·失意文人心灵深处的世外桃源 | 第25-27页 |
·历代文学的浸润 | 第27-29页 |
第5章 清代仕女画中的审美文化蕴涵 | 第29-33页 |
·德与才的转变——文人心中对于女性审美的新的期待 | 第29-30页 |
·柔与愁的审美——男性视觉下的审美评判标准 | 第30-33页 |
结论 | 第33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7页 |
附图 | 第37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