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2页 |
第一章 小灵通系统概述 | 第12-16页 |
·引言 | 第12-13页 |
·移动通信系统 | 第12-13页 |
·小灵通 | 第13页 |
·小灵通的特点 | 第13-14页 |
·小灵通系统结构 | 第14页 |
·硕士期间主要工作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PHS空中接口 | 第16-39页 |
·PHS空中接口简述 | 第16-17页 |
·PHS空中接口的无线特性 | 第17-18页 |
·PHS空中接口的主要参数 | 第17-18页 |
·载波频率 | 第18页 |
·灵敏度 | 第18页 |
·手机显示场强精度 | 第18页 |
·误码率门限 | 第18页 |
·PHS空中接口的特点 | 第18-19页 |
·PHS空中接口的结构 | 第19-26页 |
·PHS空中接口的物理结构 | 第19-21页 |
·帧结构 | 第19-20页 |
·时隙的结构 | 第20-21页 |
·PHS的逻辑信道 | 第21-23页 |
·逻辑信道种类 | 第22页 |
·分段与逻辑信道 | 第22-23页 |
·超帧结构 | 第23-25页 |
·链路层结构 | 第25-26页 |
·PHS空中接口的各种工作机制 | 第26-31页 |
·系统参数收发机制 | 第26-27页 |
·标识 | 第26-27页 |
·时隙的时间和频率选择机制 | 第27-28页 |
·时间选择机制 | 第27-28页 |
·频率选择机制 | 第28页 |
·切换机制 | 第28-31页 |
·待机切换 | 第28-29页 |
·通信切换 | 第29-31页 |
·PHS空中接口的流程 | 第31-39页 |
·主叫呼叫流程 | 第32-38页 |
·链路信道建立阶段 | 第32-34页 |
·业务信道建立阶段 | 第34-36页 |
·通信阶段 | 第36-38页 |
·其他呼叫流程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无线网络优化理论 | 第39-47页 |
·网络优化简介 | 第39-41页 |
·网络优化概念 | 第39页 |
·无线网络优化的分类 | 第39-40页 |
·无线网络优化的特点 | 第40页 |
·无线网络优化的目的 | 第40页 |
·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| 第40-41页 |
·数据采集 | 第41-42页 |
·话统数据采集 | 第42页 |
·路测数据采集 | 第42页 |
·设备运行数据采集 | 第42页 |
·网络性能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宏观系统性能监控 | 第43页 |
·网络性能评估指标 | 第43页 |
·问题定位 | 第43-45页 |
·CCH干扰分析 | 第44页 |
·业务拥塞分析 | 第44页 |
·切换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优化方案的制定 | 第45-47页 |
·欠覆盖的对策 | 第45页 |
·过覆盖的对策 | 第45-46页 |
·资源不足的对策 | 第46页 |
·资源过剩的对策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贺州市区小灵通无线网络的性能分析及问题定位 | 第47-79页 |
·总体情况介绍 | 第47-49页 |
·网络简介 | 第47-48页 |
·用户发展情况 | 第48-49页 |
·用户数量 | 第48页 |
·每用户话务量 | 第48-49页 |
·网络性能分析 | 第49-69页 |
·话务状况分析 | 第49-51页 |
·话务量-时段分布 | 第50-51页 |
·话务量-CSC分布 | 第51页 |
·全局指标分析 | 第51-58页 |
·全网来话接通率 | 第52-53页 |
·掉话率 | 第53-56页 |
·无线阻塞率 | 第56-57页 |
·CSC E1饱和度 | 第57-58页 |
·无线网络性能指标分析 | 第58-69页 |
·寻呼响应率 | 第58-59页 |
·寻呼次数 | 第59-60页 |
·LCH建链再请求率 | 第60-61页 |
·TCH上行误帧率(单位:帧/秒) | 第61-63页 |
·TCH信道阻塞率 | 第63-65页 |
·TCH频率阻塞率 | 第65-67页 |
·干扰规避发生率 | 第67-69页 |
·路测情况 | 第69-70页 |
·性能不佳基站分析 | 第70-77页 |
·话务量超标基站 | 第70-72页 |
·TCH信道阻塞率>5%的CS | 第72-76页 |
·TCH频率阻塞率>50%的CS | 第76页 |
·LCH建链再请求率>20%的CS | 第76-77页 |
·干扰规避发生率>30次/Erl | 第77页 |
·掉话率>10%的CS | 第77页 |
·总结 | 第77-79页 |
第五章 贺州小灵通无线网络的优化实施方案 | 第79-87页 |
·第一期优化实施方案 | 第79-82页 |
·PA区重新划分及基站的调整 | 第79-81页 |
·新增E1链路饱和度超标的CSC的E1链路 | 第81-82页 |
·第二期优化实施方案 | 第82-85页 |
·高话务的解决方案 | 第82-84页 |
·单基站改为组控基站 | 第83页 |
·组控基站裂化 | 第83-84页 |
·欠覆盖地区解决方案 | 第84页 |
·主要道路解决方案 | 第84页 |
·GPS基站的增加 | 第84-85页 |
·基站控制器的增加 | 第85页 |
·PA区的裂化和调整 | 第85页 |
·第三期优化实施方案 | 第85-86页 |
·天线类型的调整 | 第85-86页 |
·外干扰解决方案 | 第86页 |
·结束语 | 第86-87页 |
第六章 贺州市小灵通无线网络优化前后的性能对比 | 第87-93页 |
·网络整体状况 | 第87页 |
·全局指标对比分析 | 第87-90页 |
·来话接通率 | 第89页 |
·无线阻塞率 | 第89-90页 |
·掉话率 | 第90页 |
·干扰情况 | 第90页 |
·覆盖情况 | 第90-93页 |
第七章 贺州市小灵通无线网络优化前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比 | 第93-98页 |
·社会效益 | 第93-95页 |
·网络优化前用户投诉问题分布 | 第94页 |
·网络优化后用户投诉问题分布 | 第94-95页 |
·经济效益 | 第95-98页 |
·用户发展数变化情况 | 第95-96页 |
·业务收入变化情况 | 第96-97页 |
·小灵通业务收入占总业务收入比重变化情况 | 第97-98页 |
结束语 | 第98-9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9-100页 |
附录:缩略语表 | 第100-102页 |
致谢 | 第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