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第一章 概述 | 第8-10页 |
| ·课题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| ·论文安排 | 第9-10页 |
| 第二章 长期演进计划的介绍 | 第10-19页 |
| ·GPP LTE背景介绍 | 第10-11页 |
| ·GPP LTE的需求 | 第11-14页 |
| ·与容量相关的需求 | 第11-12页 |
| ·与系统性能相关的需求 | 第12页 |
| ·网络部署相关需求 | 第12-13页 |
| ·体系结构及移植需求 | 第13页 |
| ·无限资源管理需求 | 第13-14页 |
| ·复杂度需求 | 第14页 |
| ·LTE的协议结构 | 第14-15页 |
| ·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 | 第15-17页 |
| ·用户平面 | 第16页 |
| ·控制平面 | 第16-17页 |
| ·ARQ和HARQ | 第17-19页 |
| 第三章 MAC层和HARQ重传机制 | 第19-33页 |
| ·媒体接入控制(MAC)层协议 | 第19-22页 |
| ·MAC层的功能 | 第19-21页 |
| ·MAC层结构 | 第21-22页 |
| ·混合自动重传请求(HARQ) | 第22-33页 |
| ·三种基本重传方案和性能指标 | 第23-24页 |
| ·HARQ机制 | 第24-29页 |
| ·跟踪合并与增量冗余合并算法比较 | 第29-30页 |
| ·HARQ进程 | 第30页 |
| ·HARQ在HSDPA中的应用 | 第30-31页 |
| ·MAC层中使用的SAW HARQ | 第31-33页 |
| 第四章 RLC层和SR ARQ重传 | 第33-45页 |
| ·RLC层模型 | 第33-35页 |
| ·RLC层支持的功能 | 第35-36页 |
| ·RLC层与其他层间的通信原语 | 第36-38页 |
| ·RLC层与MAC层间的通信原语 | 第36-37页 |
| ·RLC层与高层(RRC、PDCP、BMC)的层间通信原语 | 第37-38页 |
| ·RLC的三种工作模式 | 第38-41页 |
| ·TM(透明模式)实体 | 第38-39页 |
| ·UM(非确认模式)实体 | 第39-40页 |
| ·AM(确认模式)实体 | 第40-41页 |
| ·RLC层中使用的ARQ机制 | 第41-45页 |
| 第五章 RLC和MAC层两层重传 | 第45-53页 |
| ·RLC层重传 | 第45-46页 |
| ·MAC层重传 | 第46-47页 |
| ·RLC/MAC两层重传方案 | 第47-53页 |
| ·RLC/MAC两层重传的原理 | 第47-48页 |
| ·RLC/MAC两层重传的性能分析 | 第48-53页 |
| 第六章 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53-65页 |
| ·仿真环境 | 第53-61页 |
| ·无线传输信道 | 第53-55页 |
| ·应用层的业务 | 第55-61页 |
| ·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61-65页 |
| 第七章 总结 | 第65-67页 |
| ·完成的工作 | 第65页 |
| ·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| 第65-6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7-69页 |
| 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