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导论 | 第10-26页 |
一、析题 | 第10-17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17-22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22-24页 |
四、研究框架 | 第24-26页 |
第一章 清教生活与美国政治文化的形成 | 第26-54页 |
第一节 清教影响下初民的个人生活 | 第26-31页 |
一、清教初民的日常生活 | 第26-28页 |
二、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的代际传递:教育 | 第28-31页 |
第二节 清教影响下初民的公共生活 | 第31-38页 |
一、初民公共社会的基本形式:布道会 | 第31-34页 |
二、初民社会公共秩序的基本保障:政策法令 | 第34-38页 |
第三节 清教的衰败 | 第38-45页 |
一、世俗的冲击及其引发的转化 | 第38-41页 |
二、大觉醒运动和教派的分化 | 第41-45页 |
第四节 衰落的清教,不衰的影响 | 第45-50页 |
第五节 清教生活与美国政治文化形成的方式 | 第50-54页 |
第二章 清教观念与美国政治文化的形成:神召观念及其影响 | 第54-80页 |
第一节 神召观念 | 第54-59页 |
第二节 神召下的劳动观和财产观 | 第59-65页 |
第三节 神召观念下的自由观 | 第65-72页 |
第四节 神召观念下政治主体的使命 | 第72-80页 |
第三章 清教观念与美国政治文化的形成:契约观念及其影响 | 第80-102页 |
第一节 契约观念 | 第80-85页 |
第二节 个体之约 | 第85-90页 |
第三节 集体之约 | 第90-96页 |
第四节 失约之罚 | 第96-102页 |
第四章 清教组织与美国政治文化的形成 | 第102-114页 |
第一节 清教的组织 | 第102-108页 |
第二节 清教组织的影响 | 第108-114页 |
结论 | 第114-12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1-1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