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前言 | 第8-10页 |
一、本文的选题 | 第8页 |
二、本文的创新 | 第8页 |
三、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居民委员会概述 | 第10-15页 |
第一节 居民委员会概述 | 第10-12页 |
一、居民委员会的定义、性质和职能 | 第10页 |
二、居民委员会的发展历程 | 第10-12页 |
第二节 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自治 | 第12-13页 |
第三节 居民委员会自治权概述 | 第13-15页 |
一、自治权的定义 | 第13-14页 |
二、研究居民委员会自治权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居民委员会自治权在传统行政法中的来源 | 第15-24页 |
第一节 居民委员会在传统行政法上的地位 | 第15-18页 |
一、授权行政主体——基于授权 | 第15-16页 |
二、受委托组织——基于行政委托 | 第16-17页 |
三、行政相对人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居民委员会与行政机关和居民间的关系研究 | 第18-21页 |
一、居民委员会与政府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 | 第18-19页 |
二、居民委员会和居民之间的关系 | 第19-21页 |
第三节 居民委员会自治权在行政法上的传统来源 | 第21-24页 |
一、学术界对自治权来源的争议 | 第21-22页 |
二、传统行政法上居民委员会自治权的来源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居民委员会行政法主体地位的重构 | 第24-29页 |
第一节 对居民委员会传统行政法定位的反思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居民委员会行政主体地位的重新建构——社会公共行政主体地位及其自治权 | 第25-29页 |
一、居民委员会公共行政主体地位的理论依据 | 第25-27页 |
二、居民委员会作为社会公共行政主体的自治权来源 | 第27-29页 |
第四章 居民委员会自治权的表现、性质及其监督 | 第29-37页 |
第一节 自治权的表现 | 第29-30页 |
第二节 居民委员会自治权的性质 | 第30-35页 |
一、公权的性质 | 第30-31页 |
二、私权的性质 | 第31-32页 |
三、居民委员会自治权的特点 | 第32-33页 |
四、居民公约——居民委员会自治权的集中体现 | 第33-35页 |
第三节 对居民委员会自治权的监督 | 第35-37页 |
一、外部监督 | 第35页 |
二、内部监督 | 第35-37页 |
第五章 居民委员会自治权的错位 | 第37-45页 |
第一节 自治权的缺失 | 第38-39页 |
一、居民委员会自治权在实体上缺失 | 第38-39页 |
二、自治在程序上缺失:主要表现在缺乏群众自治的可操作性 | 第39页 |
第二节 自治权的变异 | 第39-41页 |
一、实体上:居民委员会行使自治权超越法定的权限 | 第40-41页 |
二、程序上:居民委员会的选举不符合法定程序,存在暗箱操作 | 第41页 |
第三节 居民委员会自治权错位的成因分析 | 第41-45页 |
一、外部原因 | 第41-43页 |
二、内部原因 | 第43-45页 |
第六章 自治权的回归 | 第45-54页 |
第一节 完善居民委员会自治权的宪法行政法建议 | 第45-49页 |
一、强化主体自治:强化居民委员会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| 第45-46页 |
二、加强财务自治 | 第46-47页 |
三、坚持民主自治 | 第47页 |
四、完善人事自治权 | 第47-48页 |
五、完善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内容,切实落实民主保障 | 第48-49页 |
六、加强对居民委员会行使自治权的监督 | 第49页 |
第二节 完善自治权的行政诉讼法建议——居民委员会行政诉讼地位构建 | 第49-54页 |
一、居民委员会作为行政诉讼的原告 | 第50-51页 |
二、居民委员会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| 第51-54页 |
结语:走向真正的社区居民自治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后记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