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插图目录 | 第9-13页 |
插表目录 | 第13-14页 |
1 绪论 | 第14-20页 |
·研究课题的背景 | 第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课题的意义 | 第15-18页 |
·研究课题的目的 | 第18页 |
·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点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 | 第18页 |
·研究课题的重点 | 第18-20页 |
2 小区热环境的构成和影响因素及重庆市的相关现状 | 第20-46页 |
·小区热环境的主要参数 | 第20-21页 |
·空气温度 | 第20页 |
·相对湿度 | 第20页 |
·平均辐射温度 | 第20-21页 |
·风速 | 第21页 |
·影响小区热环境的因素 | 第21-28页 |
·气候因素 | 第21-23页 |
·设计因素 | 第23-28页 |
·重庆市的自然环境特点 | 第28-38页 |
·地形地貌 | 第28页 |
·气候 | 第28-29页 |
·夏季气候 | 第29-37页 |
·小气候 | 第37-38页 |
·重庆市住宅小区的设计原则和布局类型 | 第38-44页 |
·设计原则 | 第38-42页 |
·布局类型 | 第42-44页 |
·小结 | 第44-46页 |
3 小区热环境现场测量及其结果分析 | 第46-68页 |
·现场测量的对象 | 第46-47页 |
·天湖美镇小区简介 | 第46页 |
·测量条件 | 第46-47页 |
·测量准备 | 第47-49页 |
·测量概况 | 第47-48页 |
·现场测量的内容 | 第48页 |
·测量仪器 | 第48-49页 |
·测量点的预选择 | 第49页 |
·测量结果及其分析和评价 | 第49-66页 |
·调研方案及结果 | 第49-50页 |
·测量方案及结果 | 第50-54页 |
·各测量区域的环境特点 | 第54-55页 |
·测量结果的单因素分析 | 第55-60页 |
·测量结果的综合分析 | 第60-66页 |
·误差和局限性 | 第66-67页 |
·测量的误差 | 第66-67页 |
·实验的局限性 | 第67页 |
·小结 | 第67-68页 |
4 热环境的计算机模拟预测分析 | 第68-82页 |
·模拟软件的选用 | 第68-70页 |
·主要工具PHOENICS 软件简介 | 第68-69页 |
·PHOENICS 模拟的优势 | 第69页 |
·PHOENICS 模拟的方法和内容 | 第69-70页 |
·热环境模型的建立 | 第70-72页 |
·小区模型的建立 | 第70-71页 |
·运算模型的选用 | 第71-72页 |
·软件模拟结果及其与实测数据的对比 | 第72-79页 |
·第一代表时段(12:30~13:00)的模拟 | 第72-75页 |
·第二代表时段(13:30~14:00)的模拟 | 第75-78页 |
·计算机模拟结果和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总结 | 第78-79页 |
·PHOENICS 软件运用于热环境模拟的原则和局限 | 第79-81页 |
·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 | 第79-80页 |
·缺点与问题 | 第80-81页 |
·小结 | 第81-82页 |
5 改善山地住宅小区热环境的设计方法探讨 | 第82-92页 |
·建筑布局组合方式的策略 | 第82-84页 |
·通风设计 | 第82-84页 |
·防晒设计 | 第84页 |
·道路设计 | 第84-85页 |
·道路的通风 | 第84页 |
·道路的防晒 | 第84-85页 |
·环境景观设计 | 第85-87页 |
·软质景观(绿地)设计 | 第85-86页 |
·硬质景观设计 | 第86页 |
·水体设计 | 第86-87页 |
·建筑外墙设计 | 第87页 |
·小区模型的优化设计及计算机模拟预测 | 第87-91页 |
·结合地形的优化 | 第87-88页 |
·建筑规划布局方式的优化 | 第88页 |
·水体和绿化的优化 | 第88页 |
·模拟结果及优化效果 | 第88-91页 |
·小结 | 第91-92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92-96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92-94页 |
·研究中的问题与展望 | 第94-96页 |
致谢 | 第96-9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8-100页 |
附录 | 第100-120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2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