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前言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人民陪审员选任制度现状及其成因 | 第12-17页 |
一、人民陪审员选任制度的现状 | 第12-14页 |
(一) 立法现状 | 第12-13页 |
(二) 司法实践 | 第13-14页 |
二、人民陪审员选任制度现状的成因 | 第14-17页 |
第二章 人民陪审员选任制度的价值 | 第17-25页 |
一、工具价值 | 第17-22页 |
(一) 民主价值 | 第17-18页 |
(二) 人权保障价值 | 第18-19页 |
(三) 效益价值 | 第19-20页 |
(四) 公正价值 | 第20-22页 |
二、独立价值 | 第22-25页 |
第三章 中、西方陪审员选任制度比较 | 第25-34页 |
一、西方陪审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简介 | 第25-30页 |
(一) 英美法系国家陪审员选任制度—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 | 第25-28页 |
(二) 大陆法系国家陪审员选任制度—以法国和德国为子号表 | 第28-30页 |
二、西方与中国陪审员选任制度的比较 | 第30-33页 |
(一) 英美法系国家与中国比较 | 第30-32页 |
(二) 大陆法系国家与中国比较 | 第32-33页 |
三、结论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人民陪审员选任制度的改革 | 第34-40页 |
一、指导原则和改革目标 | 第34-35页 |
(一) 指导原则 | 第34-35页 |
(二) 改革目标 | 第35页 |
二、改革措施 | 第35-40页 |
(一) 我国宪法应当恢复确立陪审制度 | 第35-36页 |
(二) 放宽人民陪审员的资格限制 | 第36-37页 |
(三) 严格履行人民陪审员的选任程序 | 第37页 |
(四) 建立"候补赔审员"制度 | 第37-38页 |
(五) 理性安排专家参与审判的方式 | 第38页 |
(六) 取消人民法院对人民陪审员资格的审查权 | 第38-40页 |
结语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