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·引言 | 第9页 |
·结构振动控制技术概念及分类 | 第9-10页 |
·隔震结构概述 | 第10-15页 |
·隔震结构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状况 | 第10-12页 |
·隔震结构的基本原理 | 第12-13页 |
·隔震结构的组成及分类 | 第13-14页 |
·隔震结构的优点和使用范围 | 第14-15页 |
·结构非比例阻尼的概述 | 第15-16页 |
·本文课题来源和研究的内容 | 第16-17页 |
·课题的来源 | 第16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隔被结构非比例阻尼计算模型 | 第17-22页 |
·比例阻尼的计算模型 | 第17-18页 |
·Rayleigh阻尼模型 | 第17-18页 |
·Clough阻尼模型 | 第18页 |
·非比例阻尼线性系统的解耦方法 | 第18-20页 |
·复模态计算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基于实振型分解法的近似计算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隔震结构的非比例阻尼计算模型 | 第20-22页 |
·等价剪切型阻尼模型 | 第20-21页 |
·分区瑞雷非比例阻尼模型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平扭耦联地震反应分析 | 第22-35页 |
·基础隔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流程 | 第22-23页 |
·单质点模型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分析 | 第23-26页 |
·单质点模型的运动方程 | 第23-24页 |
·基于单质点模型的隔震结构简化设计方法 | 第24-26页 |
·多质点模型基础隔震结构运动方程建立 | 第26页 |
·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平扭耦联地震反应分析 | 第26-35页 |
·运动方程的建立 | 第26-29页 |
·算例分析及结论 | 第29-35页 |
第4章 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的实振型分解改进方法 | 第35-47页 |
·引言 | 第35页 |
·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的实振型分解法简化计算方法 | 第35-39页 |
·广义坐标下运动方程及阻尼耦联特性 | 第35-36页 |
·频域坐标下运动方程的解耦 | 第36-37页 |
·几何坐标下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动力响应 | 第37-39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39-47页 |
·工程动力参数 | 第39页 |
·计算结果及分析 | 第39-47页 |
第5章 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位移反应谱简化计算方法 | 第47-58页 |
·引言 | 第47页 |
·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反位移应谱计算方法 | 第47-52页 |
·隔震层位移响应位移应谱计算方法 | 第47-49页 |
·上部结构的底层最大层间剪力位移反应谱计算方法 | 第49-50页 |
·上部结构各层层间剪力估计方法 | 第50-52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52-58页 |
·工程动力参数 | 第52-53页 |
·计算结果及分析 | 第53-58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8-60页 |
结论 | 第58-59页 |
展望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附录A: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5-66页 |
附录B: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工程项目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