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微生物学论文

采油微生物筛选、鼠李糖脂产脂性能及关键酶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

目录第1-8页
摘要第8-12页
Abstract第12-16页
符号说明及缩写词第16-17页
第一章 研究背景综述第17-39页
   ·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第17-22页
     ·石油的形成及组分第17-19页
     ·MEOR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优势第19页
     ·MEOR的作用机理和微生物学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 ·MEOR菌株的特点及来源第21-22页
   ·微生物对石油烃类污染的生物修复第22-26页
     ·烃类污染给自然界带来的危害第23页
     ·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的机理第23-25页
     ·烃类污染物生物修复的技术方法第25页
     ·与石油烃降解有关的微生物第25-26页
   ·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第26-37页
     ·生物表面活性剂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·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优点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·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微生物菌种来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·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第28-30页
     ·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第30-37页
       ·鼠李糖脂的化学结构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·鼠李糖脂的生物合成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·鼠李糖脂的生产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·鼠李糖脂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第35-37页
   ·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7-39页
第二章 产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兼性厌氧原油降解茵的筛选与鉴定第39-51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39-43页
     ·样品来源第39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与试剂第39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·兼性厌氧原油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厌氧操作方法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初筛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复筛第41页
       ·菌种鉴定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培养特征与个体形态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生理生化实验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·16S rDNA序列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·菌株MEOR性能研究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原油降解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原油降粘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菌株作用后原油烃组分分析第42页
       ·菌株生物表面活性代谢产物的鉴定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·TLC法糖脂定性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·TLC法糖定性分析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·Blue agar plates法定性鼠李糖脂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红外光谱分析第43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43-49页
     ·兼性厌氧MEOR菌株的分离筛选第43-44页
     ·菌株SH6的鉴定第44-45页
     ·P.aeruginosa SH6性能研究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·P.aeruginosa SH6在葡萄糖培养基和LB培养基中的生长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·P.aeruginosa SH6在原油中的生长曲线及原油降解和降粘能力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·P.aeruginosa SH6的对原油饱合烃组分的利用第47页
     ·P.aeruginosa SH6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代谢产物的鉴定第47-4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9-51页
第三章 铜绿假单胞菌SH6鼠李糖脂理化性质及碳氮源对其产脂的影响第51-71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51-54页
     ·菌株第51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与试剂第51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·鼠李糖脂代谢产物粗提样品理化性质的研究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粗品糖脂的制备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粗提糖脂样品的HPLC-MS分析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·临界胶束浓度(CMC)的测定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鼠李糖脂稳定性研究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鼠李糖脂粗提样品乳化性能研究第53页
       ·碳氮源对P.aeruginosa SH6鼠李糖脂生产的影响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培养方法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菌体浓度测定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鼠李糖脂含量的测定第54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54-70页
     ·P.aeruginosa SH6鼠李糖脂代谢产物的理化性质研究第54-62页
       ·鼠李糖脂粗提样品的制备第54页
       ·鼠李糖脂粗提样品组分分析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·P.aeruginosa SH6鼠李糖脂代谢产物粗提样品的理化性质的研究第56-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·临界胶束浓度(critical micelle concentration,CMC)的测定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鼠李糖脂对温度的稳定性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鼠李糖脂对盐度的稳定性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鼠李糖脂对酸碱的稳定性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鼠李糖脂时间稳定性研究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鼠李糖脂乳化性能研究第61-62页
     ·碳、氮源对P.aeruginosa SH6鼠李糖脂产量的影响第62-70页
       ·碳源的影响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·以甘油为碳源时鼠李糖脂发酵生产动态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·以葡萄糖为碳源时鼠李糖脂发酵生产动态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多种单一碳源和复合碳源对鼠李糖脂产生的影响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复合碳源中葡萄糖添加量对鼠李糖脂产生的影响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·氮源及碳氮比的影响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·碳氮源浓度的影响第68-7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0-71页
第四章 鼠李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研究第71-90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71-77页
     ·细菌菌株和质粒第71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与试剂第71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第71-73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73-77页
       ·基因供体菌染色体提取第73页
       ·质粒DNA的提取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·目的基因的PCR扩增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 ·rhlAB的扩增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 ·rhlABRI的扩增第74页
       ·重组质粒的构建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反应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线状载体DNA的去磷酸化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·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热激法转化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转化子的验证第76页
       ·鼠李糖基转移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研究第76-77页
   ·结果第77-87页
     ·鼠李糖基转移酶基因rhlAB及rhlABRI的克隆与鉴定第77-80页
       ·P.aeruginosa SH6染色体的提取第77页
       ·鼠李糖基转移酶基因rhlAB及rhlABRI的扩增、克隆与鉴定第77-80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引物设计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鼠李糖基转移酶基因rhlAB及rhlABRI的克隆与鉴定第78-80页
     ·含rhlAB的重组质粒pSAOR2的构建及E.coli的转化第80-83页
       ·重组质粒pSAOR2的构建及转化E.coli DH5α第80-82页
       ·重组质粒pSAOR2转化E.coli SM10第82-83页
     ·含rhlABRI的重组质粒pJDOR4的构建及E.coli的转化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·重组质粒pJDOR4的构建及转化E.coli DH5α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·重组质粒pJDOR4转化E.coli SM10第85页
     ·鼠李糖基转移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研究第85-87页
   ·讨论第87-8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9-90页
第五章 鼠李糖基转移酶基因在采油微生物中的表达研究第90-106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90-94页
     ·菌株第90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与试剂第90-91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第91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91-94页
       ·受体菌的选择与菌种鉴定第91页
       ·接合转移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 ·供体菌和受体菌的准备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 ·接合转移第92页
         ·接合子的筛选第92页
       ·电转化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 ·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92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电转化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·接合子和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第93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重组质粒的提取第93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重组质粒酶切验证第93页
         ·PCR方法鉴定第93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菌体PCR鉴定第93页
       ·鼠李糖基转移酶基因在采油微生物中的表达研究第93-94页
   ·结果第94-104页
     ·受体菌选择第94-96页
     ·鼠李糖基转移酶结构基因rhlAB在采油微生物中的表达研究第96-99页
       ·鼠李糖基转移酶结构基因rhlAB转入采油微生物第96-97页
       ·鼠李糖基转移酶结构基因rhlAB在采油微生物中的表达第97-99页
     ·鼠李糖基转移酶rhlABRI操纵子在采油微生物中的表达研究第99-104页
       ·鼠李糖基转移酶rhlABRI操纵子转入采油微生物第99-102页
       ·鼠李糖基转移酶rhlABRI操纵子在采油微生物中的表达第102-104页
   ·讨论第104-10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5-106页
第六章 石蜡降解菌株的筛选、鉴定及降蜡性能的研究第106-119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106-109页
     ·样品来源与使用菌株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与试剂第107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第107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  ·兼性厌氧石蜡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  ·菌种鉴定第108页
       ·菌株性能研究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种子的准备及培养条件第108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菌体生长测定第108页
         ·降蜡率的测定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菌株作用前后石蜡组分分析第109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原油降解第109页
         ·原油降粘第109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109-118页
     ·兼性厌氧降蜡菌株的分离筛选及性能初步研究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·菌种鉴定第110-112页
     ·G.amicalis LH3降蜡性能的研究第112-118页
       ·好氧和厌氧条件下LH3的生长和对石蜡的利用第112-115页
       ·盐度对生长及降蜡的影响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  ·温度对生长及降蜡情况的影响第116-117页
       ·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生长及降蜡的影响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  ·G.amicalis LH3与其它MEOR菌株降蜡降油降粘效果比较第118页
   ·本章节小结第118-119页
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19-123页
参考文献第123-136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6-137页
致谢第137-138页
附录第138-162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62页

论文共1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日本后现代语境下的村上春树小说读解
下一篇:鲁氏菊头蝠超声辐射波束形成结构的数值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