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文献研究 | 第10-18页 |
一、火把花根的研究概况 | 第10-13页 |
(一) 概况及化学成分 | 第10页 |
(二) 火把花根的药理活性 | 第10-11页 |
(三) 临床应用 | 第11-13页 |
(四) 不良反应 | 第13页 |
二、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| 第13-18页 |
(一) 病因病机 | 第13-14页 |
(二) 临床研究 | 第14-16页 |
(三) 实验研究 | 第16页 |
(四) DN中医药研究的评述与展望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临床研究 | 第18-28页 |
一、病例来源 | 第18页 |
二、病例选择 | 第18-20页 |
(一) 诊断标准 | 第18-19页 |
(二)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| 第19页 |
(三) 纳入标准 | 第19页 |
(四) 排除标准 | 第19页 |
(五) 受试者中止、退出临床试验的条件 | 第19-20页 |
(六) 证候疗效判断标准 | 第20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(一) 样本含量估计与随机化分配 | 第20页 |
(二) 治疗方法 | 第20-21页 |
(三) 疗程 | 第21页 |
四、观察项目 | 第21-23页 |
(一) 一般性指标 | 第21页 |
(二) 疗效性指标 | 第21-23页 |
(三) 主要观察指标检测方法 | 第23页 |
五、统计学方法 | 第23页 |
六、结果分析 | 第23-28页 |
(一) 三组患者治疗前性别、年龄与病程的比较 | 第23页 |
(二) 三组患者治疗前中后对血糖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(三) 三组患者治疗前中后中医症候及总有效率的比较 | 第24-25页 |
(四) 三组患者治疗前中后对血脂的影响 | 第25页 |
(五) 三组患者治疗前中后对纤维蛋白原(FIB)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(六) 三组患者治疗前中后对内皮素-1(ET-1)、白介素-6(IL-6)的影响 | 第26页 |
(七) 三组患者治疗前中后对尿蛋白、肾功能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(八) 安全性指标(血分析、尿分析、大便隐血、肝功能)的治疗前后变化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讨论 | 第28-36页 |
一、火把花根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立论依据 | 第28-29页 |
(一) 中医在消渴肾病病机上的新发展趋势——毒损肾络学说 | 第28页 |
(二) 西医在糖尿病肾病病机上的发展趋势——炎症参与糖尿病肾病进展的过程 | 第28-29页 |
(三) 火把花根的中药药性和现代医学的药理分析 | 第29页 |
二、疗效讨论 | 第29-36页 |
(一) 中医症候疗效讨论和中药辨证基础上加用火把花根片特点讨论 | 第29-30页 |
(二) 火把花根片组影响血脂和纤维蛋白原的讨论 | 第30-31页 |
(三) 火把花根片组影响炎症因子的讨论 | 第31-34页 |
(四) 火把花根片组降低蛋白尿,保护肾功能的讨论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结语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