煤矿井下铰接式运煤车转向特性分析及其优化设计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运煤车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1-12页 |
| ·铰接式运煤车国内外发展状况 | 第11页 |
| ·运煤车转向性能的国内外研究 | 第11-12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2-1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3-14页 |
| 第二章 运煤车优化设计参数的理论计算 | 第14-30页 |
| ·优化设计中目标函数的确定 | 第15-18页 |
| ·转向阻力矩目标函数的确定 | 第15-17页 |
| ·油缸输出力矩目标函数的确定 | 第17-18页 |
| ·目标函数设计变量的确定 | 第18-19页 |
| ·转向阻力矩目标函数设计变量的确定 | 第18-19页 |
| ·油缸输出力矩目标函数设计变量的确定 | 第19页 |
| ·优化设计中约束条件的添加 | 第19-21页 |
| ·轴距约束条件的添加 | 第19-20页 |
| ·转向机构约束条件的添加 | 第20-21页 |
| ·运煤车结构的优化设计 | 第21-27页 |
| ·前、后车轮轴中心到铰接中心距离的优化 | 第23-24页 |
| ·转向油缸与前后机架铰接点位置的优化 | 第24-27页 |
| ·运煤车结构的优化结果分析 | 第27-28页 |
| ·前、后车轮轴中心到铰接中心距离的优化结果分析 | 第27页 |
| ·转向油缸与前后机架铰接点位置的优化结果分析 | 第27-2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| 第三章 基于虚拟样机的运煤车转向仿真 | 第30-68页 |
| ·运煤车原始结构的建模 | 第30-33页 |
| ·前后机架零部件的实体建模 | 第31页 |
| ·运煤车整车模型的装配 | 第31-33页 |
| ·运煤车整车模型的简化 | 第33页 |
| ·运煤车优化设计后简化模型的建立 | 第33-35页 |
| ·建立运煤车优化前后的虚拟样机模型 | 第35-45页 |
| ·设置仿真的工作环境 | 第36页 |
| ·编辑轮胎文件 | 第36-38页 |
| ·编辑路面文件 | 第38-40页 |
| ·导入轮胎和路面文件 | 第40-41页 |
| ·添加转向液压油缸 | 第41-42页 |
| ·添加约束副 | 第42-43页 |
| ·添加质量 | 第43-45页 |
| ·运煤车优化前后转向性能的对比 | 第45-66页 |
| ·水平路面满载转90°弯运动函数的设置 | 第45-46页 |
| ·对优化前后的运煤车分别进行仿真 | 第46-47页 |
| ·仿真曲线的对比 | 第47-6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6-68页 |
| 第四章 运煤车铰接销轴的有限元分析 | 第68-74页 |
| ·有限元分析步骤介绍 | 第68-70页 |
| ·设置材料属性 | 第68-69页 |
| ·部件载荷的添加 | 第69-70页 |
| ·定义边界条件 | 第70页 |
| ·网格的划分 | 第70页 |
| ·使用求解器求解 | 第70页 |
| ·优化前后机架铰接销的有限元分析 | 第70-7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| ·结论 | 第74-75页 |
| ·展望 | 第75-7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| 致谢 | 第80-82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