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34页 |
| ·纳米TiO_2的结构和性能 | 第11-14页 |
| ·纳米TiO_2结构 | 第11-12页 |
| ·纳米TiO_2的物理化学性能 | 第12-13页 |
| ·纳米TiO_2的特性 | 第13-14页 |
| ·纳米TiO_2光催化性能 | 第14-16页 |
| ·纳米TiO_2光催化机理 | 第15页 |
| ·TiO_2在光催化应用中存在的缺陷 | 第15-16页 |
| ·提高纳米TiO_2催化效率研究现状 | 第16-20页 |
| ·掺杂非金属原子 | 第16-17页 |
| ·染料光敏化 | 第17页 |
| ·贵金属在催化剂表面沉积 | 第17页 |
| ·过渡金属离子掺杂 | 第17-18页 |
| ·TiO_2表面超强酸化 | 第18-19页 |
| ·半导体复合 | 第19-20页 |
| ·稀土离子掺杂 | 第20页 |
| ·稀土掺杂TiO_2的研究现状 | 第20-31页 |
| ·稀土掺杂纳米TiO_2的机理研究 | 第21-22页 |
| ·稀土掺杂TiO_2的影响因素 | 第22-25页 |
| ·稀土掺杂TiO_2的制备 | 第25-31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背景、内容、意义与创新 | 第31-34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背景 | 第31-32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32页 |
| ·本文研究意义与创新 | 第32-34页 |
| 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34-41页 |
| ·主要试剂与仪器 | 第34-36页 |
| ·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36页 |
| ·纳米La-TiO_2的制备 | 第36页 |
| ·纳米Ce-TiO_2的制备 | 第36页 |
| ·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评价 | 第36-37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6-37页 |
| ·分析方法 | 第37页 |
| ·催化剂的表征 | 第37-41页 |
| ·热重-差热分析 | 第37-38页 |
| ·X射线衍射分析 | 第38页 |
| 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38-39页 |
| ·透射电镜分析 | 第39页 |
| ·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 | 第39-40页 |
| ·等电点分析 | 第40-41页 |
| 第三章 微乳法合成La-TiO_2及性能研究 | 第41-57页 |
| ·概述 | 第41-42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2-55页 |
| ·TiO_2与La-TiO_2的TG-DSC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·La掺杂和焙烧对TiO_2晶相的影响 | 第43-46页 |
| ·La掺杂对TiO_2的FT-IR光谱影响 | 第46-47页 |
| ·La掺杂对TiO_2的形貌影响 | 第47页 |
| ·掺杂La对TiO_2的UV-VIS吸收光谱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| ·焙烧温度对TiO_2和La-TiO_2的UV-Vis吸收光谱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| ·掺杂La对TiO_2的等电点(IEP)影响 | 第50-51页 |
| ·TiO_2和La-TiO_2用于光催化降解实验研究 | 第51-5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| 第四章 微乳法合成Ce-TiO_2及性能研究 | 第57-69页 |
| ·概述 | 第57-58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58-68页 |
| ·TiO_2与Ce-TiO_2的TG-DSC分析 | 第58-59页 |
| ·Ce掺杂对TiO_2的XRD谱的影响 | 第59-61页 |
| ·Ce掺杂对TiO_2的FT-IR谱影响 | 第61-62页 |
| ·Ce-TiO_2焙烧前后的SEM照片 | 第62-63页 |
| ·Ce掺杂对TiO_2的形貌影响 | 第63页 |
| ·Ce掺杂对TiO_2的UV-Vis吸收光谱的影响 | 第63-65页 |
| ·Ce掺杂对TiO_2等电点(IEP)的影响 | 第65页 |
| ·Ce-TiO_2的光催化性能评价 | 第65-6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| 结论 | 第69-70页 |
| 展望 | 第70-7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1-78页 |
|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| 第78-79页 |
| 致谢 | 第79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