鳄蜥的景观格局分析和生境选择
| 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第一章 前言 | 第11-24页 |
| 1 生境选择研究概况 | 第11-14页 |
| ·生境选择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页 |
| ·野生动物生境选择研究概况及影响因素 | 第11-13页 |
| ·生境选择的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2 景观格局分析与35 技术概况 | 第14-18页 |
| ·景观格局 | 第14页 |
| ·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3S 技术简介 | 第15-18页 |
| ·遥感技术(RS) | 第15-16页 |
| ·地理信息系统(GIS) | 第16页 |
| ·全球定位系统(GPS) | 第16页 |
| ·RS,GIS,GPS 三者的结合 | 第16-17页 |
| ·3S技术在野生动物生境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| 第17-18页 |
| 3 鳄蜥的研究现状 | 第18-23页 |
| ·鳄蜥的生境特征 | 第18页 |
| ·野外鳄蜥种群数量的变化 | 第18-20页 |
| ·野外鳄蜥种群的现状 | 第20-22页 |
| ·前人对鳄蜥的主要研究成果 | 第22-23页 |
| ·展望 | 第23页 |
| 4 选题目的及意义 | 第23-24页 |
| 第二章 鳄蜥生境景观格局分析 | 第24-42页 |
| 1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24-26页 |
| ·贺州市 | 第25页 |
| ·昭平县 | 第25页 |
| ·蒙山县 | 第25页 |
| ·金秀县 | 第25-26页 |
| ·桂平市 | 第26页 |
| ·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 | 第26页 |
| 2 数据处理 | 第26-31页 |
| ·各分布区域的确定 | 第26页 |
| ·数据资料的收集 | 第26-27页 |
| ·研究区景观类型信息提取 | 第27-28页 |
| ·图像几何校正及切割 | 第27页 |
| ·遥感图像最佳波段的选取 | 第27页 |
| ·图像增强 | 第27-28页 |
| ·遥感图像分类 | 第28页 |
| ·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| 第28-31页 |
| 3 结果分析 | 第31-39页 |
| ·鳄蜥栖息地之间的隔离 | 第31-33页 |
| ·鳄蜥栖息地景观格局分析结果 | 第33-36页 |
| ·广东罗坑鳄蜥分布区(附图1) | 第34页 |
| ·贺州里松鳄蜥分布区(附图2) | 第34页 |
| ·贺州大桂山鳄蜥分布区(附图3) | 第34-35页 |
| ·昭平鳄蜥分布区(附图4) | 第35页 |
| ·蒙山古修鳄蜥分布区(附图5) | 第35页 |
| ·金秀白牛、罗香及龙军鳄蜥分布区(附图6) | 第35-36页 |
| ·金秀大垌鳄蜥分布区(附图7) | 第36页 |
| ·桂平三莲、罗宜鳄蜥分布区(附图8) | 第36页 |
| ·桂平大藤峡鳄蜥分布区(附图9) | 第36页 |
| ·各个分布区景观格局和破碎化比较 | 第36-39页 |
| 4 讨论 | 第39-42页 |
| 第三章 鳄蜥的生境选择 | 第42-61页 |
| 1 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简介 | 第42-43页 |
| 2 研究方法 | 第43-44页 |
| ·样方的确定 | 第43页 |
| ·生态因子的确定 | 第43-44页 |
| 3 数据处理和分析 | 第44-45页 |
| ·数据处理方法 | 第44-45页 |
| ·主要因子的选取 | 第45页 |
| ·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45页 |
| 4 鳄蜥生境选择的研究结果 | 第45-55页 |
| ·鳄蜥春季对生境的选择 | 第45-49页 |
| ·鳄蜥夏季对生境的选择 | 第49-52页 |
| ·鳄蜥秋季对生境的选择 | 第52-55页 |
| 5 分析及讨论 | 第55-61页 |
| ·鳄蜥春季对生境的选择 | 第55-56页 |
| ·鳄蜥夏季对生境的选择 | 第56-57页 |
| ·鳄蜥秋季对生境的选择 | 第57-58页 |
| ·鳄蜥生境选择的季节性 | 第58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7页 |
| 附图 | 第67-75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75-76页 |
| 致谢 | 第76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