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豆类作物病虫害论文--绿豆病虫害论文

产壳聚糖酶细菌的筛选及其对绿豆和黄瓜立枯病的生物防治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1 前言第10-26页
   ·壳聚糖酶分布、分类与生化特性第10-18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酶的发现第10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酶的分布第10-11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酶的性质第11-13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酶的分类第13-16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酶的检测方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酶的分离纯化第18页
   ·壳聚糖酶的功能和作用第18-24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酶的降解产物壳寡聚糖第18-23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酶的固定化第23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酶与植物的关系第23-24页
   ·立题背景和意义第24-25页
   ·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第25-26页
2 材料和方法第26-34页
   ·供试材料第26-28页
     ·菌株第26页
     ·植物品种第26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27-28页
   ·方法第28-34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酶产生菌的鉴定第29-30页
     ·摇瓶中菌株产壳聚糖酶发酵条件的优化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酶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第31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酶的初步纯化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酶产生菌对立枯病的生防作用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酶对立枯病的防治作用第33-34页
3 结果与分析第34-46页
   ·壳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酶产生菌的平板筛选结果第34页
     ·摇瓶复筛第34-35页
   ·壳聚糖酶产生菌K7 初步鉴定第35-37页
   ·摇瓶中K7 产壳聚糖酶发酵条件的优化第37-38页
     ·K7 在LB 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第37页
     ·温度对K7 菌株在LB 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的影响第37页
     ·培养温度对K7 产酶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·壳聚糖酶理化性质的研究第38-41页
     ·酶反应的最适温度第38-39页
     ·酶反应的最适pH 值第39页
     ·酶反应底物的特异性第39-40页
     ·优化发酵条件后第40-41页
   ·壳聚糖酶的初步纯化结果第41页
   ·壳聚糖酶产生菌K7 对立枯病的生防作用第41-43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产生菌 K7 对立枯丝核菌的平板拮抗作用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酶产生菌K7 对立枯丝核菌的盆栽防效作用第42-43页
   ·壳聚糖酶对立枯病的防治作用第43-46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酶对立枯丝核菌平板抑制作用第43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酶液对立枯病的防治作用第43-46页
4 讨论第46-51页
   ·壳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策略与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·壳聚糖酶酶活的测定与发酵条件的优化第47-49页
   ·壳聚糖酶的初步分离纯化第49页
   ·壳聚糖酶产生菌K7 对植物立枯病的生物防治第49-51页
5 结论第51页
6 进一步努力的方向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研究
下一篇: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防磨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