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与法律保障机制研究--以石家庄市为例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·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| 第9-10页 |
·循环经济需要制度作保障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的目的 | 第11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论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2页 |
·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| 第12-14页 |
·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论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 | 第14-28页 |
·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 | 第14-17页 |
·环境问题促使人们思考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| 第14-15页 |
·固体废弃物快速增长需要新的管理战略 | 第15-16页 |
·资源短缺客观要求物质循环再利用 | 第16-17页 |
·循环经济的概念与特点 | 第17-22页 |
·循环经济概念的界定 | 第17-20页 |
·循环经济的特点 | 第20-22页 |
·循环经济的原则 | 第22-24页 |
·减量化(Reduce)原则 | 第22页 |
·再利用(Reuse)原则 | 第22-23页 |
·再循环(Recycle)原则 | 第23-24页 |
·循环经济的实施方式 | 第24-26页 |
·企业层面 | 第24页 |
·区域层面 | 第24-25页 |
·社会层面 | 第25-26页 |
·循环经济倡导新的发展理念 | 第26-27页 |
·循环经济挑战现代经济学的思维和理念 | 第26页 |
·循环经济挑战现代产权理论 | 第26-27页 |
·循环经济挑战现有的环境政策 | 第2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构建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 | 第28-39页 |
·国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| 第28-32页 |
·税收优惠政策 | 第28-29页 |
·增设环境资源税种 | 第29-30页 |
·实行污染废弃物收费政策 | 第30页 |
·推行贷款优惠政策 | 第30-31页 |
·推行政府补助金制度 | 第31页 |
·实行政府奖励和激励政策 | 第31页 |
·建立服务中介组织 | 第31-32页 |
·我国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的现状 | 第32-35页 |
·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5-36页 |
·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的若干建议 | 第36-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第四章 确立与完善循环经济法律保障机制 | 第39-51页 |
·国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 | 第39-44页 |
·美国的循环经济立法 | 第39-40页 |
·法国等其他国家的有关立法 | 第40页 |
·德国的循环经济立法 | 第40-41页 |
·日本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| 第41-44页 |
·我国循环经济法律的现状 | 第44-46页 |
·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| 第46-48页 |
·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思考 | 第48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石家庄发展循环经济的分析 | 第51-60页 |
·石家庄社会经济总体概况 | 第51-52页 |
·石家庄市发展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 | 第52-56页 |
·优势分析(Strengths) | 第52-53页 |
·劣势分析(Weaknesses) | 第53-54页 |
·机遇分析(Opportunities) | 第54-55页 |
·威胁分析(Threats) | 第55-56页 |
·石家庄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 | 第56-59页 |
·从三个层面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| 第56-57页 |
·加强对循环经济政策与法规的支持 | 第57-58页 |
·加大对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和引导 | 第58页 |
·加快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的调整 | 第58-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