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9页 |
·问题提出 | 第10-11页 |
·可信计算概述 | 第11-14页 |
·可信计算历史 | 第11-12页 |
·可信平台 | 第12-13页 |
·可信平台模块TPM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·BIND | 第14-15页 |
·IMA | 第15-16页 |
·SWATT | 第16-17页 |
·课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·本文组织结构 | 第18-19页 |
2 基于属性的远程证明系统PRAS 的设计 | 第19-32页 |
·TCG 定义的简单远程证明机制分析 | 第19-21页 |
·简单远程证明机制的原理 | 第19-21页 |
·简单远程证明机制的缺点 | 第21页 |
·基于属性的远程证明系统PRAS 的设计思想 | 第21-24页 |
·属性与属性证书 | 第22-24页 |
·可信判定策略 | 第24页 |
·PRAS 的总体结构与功能模块 | 第24-28页 |
·系统总体结构 | 第24-25页 |
·系统模块结构 | 第25-28页 |
·PRAS 的工作流程 | 第28-30页 |
·小结 | 第30-32页 |
3 基于属性的远程证明系统PRAS 的主要实现技术 | 第32-52页 |
·可信增强的数据传输 | 第32-35页 |
·平台身份证书生成协议 | 第35-38页 |
·属性集的动态收集 | 第38-41页 |
·属性集的定义 | 第38-39页 |
·属性集的动态收集机制 | 第39-41页 |
·属性证书的签发 | 第41-45页 |
·属性权威中心概述 | 第41-43页 |
·属性可信度规则预定义 | 第43页 |
·依据规则的证书签发 | 第43-45页 |
·属性证书库中证书的安全存取 | 第45-47页 |
·与平台状态绑定的加密解密机制 | 第45-46页 |
·证书分片式加密解密 | 第46-47页 |
·依据策略的属性证书可信评定 | 第47-50页 |
·可信判定策略预定义 | 第48-49页 |
·属性证书的可信评定 | 第49-50页 |
·小结 | 第50-52页 |
4 系统测试与分析 | 第52-60页 |
·性能评价指标与测试环境 | 第52-53页 |
·功能测试 | 第53-56页 |
·性能测试 | 第56-59页 |
·小结 | 第59-60页 |
5 总结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软件著作版权目录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