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红楼梦》优伶形象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《红楼梦》优伶形象类读 | 第10-24页 |
第一节 大观园的奇葩—女伶形象 | 第10-19页 |
一、柔情傲骨—龄官 | 第10-13页 |
二、天真放任—芳官 | 第13-15页 |
三、深爱不言—藕官、蕊官、菂官 | 第15-16页 |
四、各有风采—其他伶官 | 第16-19页 |
第二节 大观园外的异品—男优形象 | 第19-24页 |
一、半优半侠柳湘莲 | 第19-21页 |
二、忍辱求生蒋玉菡 | 第21-24页 |
第二章 《红楼梦》优伶形象解义 | 第24-34页 |
第一节 优伶的悲剧命运 | 第24-30页 |
一、如花美眷水流去 | 第24-28页 |
二、“真”、“美”哀歌的复奏 | 第28-30页 |
第二节 优伶的象征意义 | 第30-34页 |
一、蒋玉菡与柳湘莲共同的象征—贾宝玉 | 第30-31页 |
二、“十二女伶”对“十二金钗”的象征 | 第31-34页 |
第三章 《红楼梦》优伶形象探源 | 第34-47页 |
第一节 优伶个性成因 | 第34-38页 |
一、生活环境 | 第34-35页 |
二、艺术的熏陶 | 第35-38页 |
第二节 大写的人—《红楼梦》对优伶的态度 | 第38-44页 |
一、流俗所轻—传统优伶观 | 第38-41页 |
二、尊重其人格 | 第41-43页 |
三、认可其价值 | 第43-44页 |
第三节 《红梦楼》优伶观形成的原因 | 第44-47页 |
一、明清时期文化思潮对曹雪芹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二、曹雪芹的人生经历 | 第45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