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产地规则下的中美贸易差额问题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插图索引 | 第10-11页 |
| 附表索引 | 第11-12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| 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2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13-17页 |
| ·宏观经济失衡与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| 第13页 |
| ·出口管制与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| 第13-15页 |
| ·外商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 | 第15-16页 |
| ·贸易统计差异与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| 第16页 |
| ·原产地规则与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| 第16-17页 |
| 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7-19页 |
| ·本文研究思路 | 第17-18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| ·本文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| 第2章 原产地规则产生的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9-28页 |
| ·原产地规则产生和形成的背景 | 第19-20页 |
| ·原产地规则产生的背景 | 第19-20页 |
| ·统一原产地规则的形成 | 第20页 |
| ·原产地规则的核心内容 | 第20-22页 |
| ·原产地规则自身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| 第22-28页 |
| ·原产地规则自身存在的问题 | 第22-23页 |
| ·经济全球化对原产地规则的挑战 | 第23-28页 |
| 第3章 中美贸易差额现状及影响 | 第28-39页 |
| ·中美贸易的发展状况 | 第28-31页 |
| ·中美双边贸易迅速发展 | 第28-30页 |
| ·中美贸易失衡持续扩大 | 第30-31页 |
| ·贸易差额的特点 | 第31-38页 |
| ·外商投资企业成为中美贸易的主体 | 第31-35页 |
| ·加工贸易是中美贸易主要形式 | 第35-36页 |
| ·转口贸易占很大比重 | 第36-37页 |
| ·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 | 第37-38页 |
| ·贸易差额对双边经贸关系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第4章 原产地规则对中美贸易差额统计带来的影响 | 第39-57页 |
| ·对转口贸易的规定比较模糊,导致两国统计偏差 | 第39-43页 |
| ·中美贸易差额规模的争议 | 第39-40页 |
| ·转口贸易统计上的分歧 | 第40-41页 |
| ·中美贸易差额统计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| ·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贸易效应 | 第43-50页 |
| ·东南亚地区在华投资对中美贸易差额的统计影响 | 第44-47页 |
| ·美国来华投资对中美贸易差额统计的影响 | 第47-50页 |
| ·中美服务贸易低估分析 | 第50-51页 |
| ·服务贸易遗漏分析 | 第50页 |
| ·电子商务、网络贸易的隐蔽性 | 第50-51页 |
| ·中美贸易的重新估算及重新审视 | 第51-57页 |
| ·中美贸易差额的重新估算 | 第51-54页 |
| ·中美贸易的重新审视 | 第54-57页 |
| 第5章 对策建议 | 第57-61页 |
| ·进一步完善我国原产地规则 | 第57-58页 |
| ·建立更加科学的贸易统计体系 | 第58-59页 |
| ·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 | 第59-60页 |
| ·加大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力度 | 第60-61页 |
| 结论 | 第61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5页 |
|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| 第65-66页 |
| 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