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游景区的视觉形象分析与研究
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和研究动态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旅游景区视觉形象的发展 | 第10-11页 |
·国外旅游景区视觉形象的现状 | 第11页 |
·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| 第11-14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-14页 |
第2章 旅游景区视觉形象的认知 | 第14-20页 |
·旅游景区的发展状况及原因 | 第14-15页 |
·地区之间旅游的竞争与发展 | 第14页 |
·大众消费观念的提高和改变 | 第14-15页 |
·感情的寄托 | 第15页 |
·旅游景区的分类及视觉形象设计的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旅游景区的分类 | 第15页 |
·人文景区的视觉形象的基本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自然景区的视觉形象的发展情形 | 第16页 |
·旅游景区视觉形象设计的内涵 | 第16-18页 |
·视觉形象的涵义 | 第16-17页 |
·视觉形象的组成要素 | 第17-18页 |
·旅游景区视觉形象设计的目的和作用 | 第18-20页 |
·旅游景区视觉形象设计的目的 | 第18页 |
·旅游景区视觉形象设计的作用 | 第18-20页 |
第3章 旅游景区视觉形象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 | 第20-24页 |
·旅游景区的服务与管理 | 第20-21页 |
·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的定义 | 第20页 |
·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的内容 | 第20-21页 |
·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的理念 | 第21页 |
·旅游景区的营销 | 第21-24页 |
·旅游景区营销的概念 | 第21页 |
·体验经济时代下转变旅游景区的营销观念 | 第21-22页 |
·旅游景区服务营销的核心理念:CS 战略 | 第22-24页 |
第4章 旅游景区视觉形象设计的开发价值 | 第24-28页 |
·政治价值 | 第24-25页 |
·经济效益 | 第25-26页 |
·文化传承 | 第26页 |
·美学价值 | 第26-28页 |
第5章 旅游景区的视觉形象设计的要素分析 | 第28-44页 |
·旅游景区视觉形象设计的定位 | 第28-29页 |
·宏观把握 | 第28页 |
·具体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个性展示 | 第29页 |
·旅游景区视觉形象的设计原则 | 第29-32页 |
·设计的真实性原则 | 第29-30页 |
·设计的夸张性原则 | 第30-31页 |
·设计的同一性原则 | 第31页 |
·设计的大众性原则 | 第31-32页 |
·设计的主流性原则 | 第32页 |
·设计的时代性原则 | 第32页 |
·基础内容 | 第32-37页 |
·标志设计 | 第33-35页 |
·标准字的设计 | 第35页 |
·标准色的设计 | 第35-36页 |
·吉祥物设计 | 第36-37页 |
·应用系统 | 第37-44页 |
·大力开发推广新媒体广告 | 第37-39页 |
·导向系统设计与开发 | 第39-40页 |
·纪念品系统——树立特色、注入时代感强的新鲜元素 | 第40-44页 |
第6章 典型旅游景区视觉形象的案例分析 | 第44-68页 |
·上海世博园 | 第44-59页 |
·基础形象设计状态及问题 | 第44-46页 |
·视觉形象中应用设计的状态与问题 | 第46-59页 |
·大明湖风景名胜区 | 第59-63页 |
·视觉形象基础设计的状态及存在的问题 | 第59页 |
·视觉形象中应用设计的状态与问题 | 第59-63页 |
·济南灵岩寺景区 | 第63-66页 |
·视觉形象基础设计的状态及存在的问题 | 第63页 |
·视觉形象应用设计的状态及问题 | 第63-66页 |
·上述案例的分析总结 | 第66-68页 |
第7章 旅游景区视觉形象设计的探索和发展趋势 | 第68-70页 |
·旅游景区视觉形象设计的探索 | 第68页 |
·未来的发展趋势——用设计促旅游产业大繁荣 | 第68-70页 |
第8章 总结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
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