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 | 第1-6页 |
引言 | 第6-7页 |
一、商鞅的变法理论产生的缘起 | 第7-16页 |
(一) 商鞅的变法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| 第7-10页 |
(二) 商鞅的变法理论产生的文化背景 | 第10-12页 |
(三) 商鞅的变法理论产生的其他有利条件 | 第12-16页 |
二、因时制法的“变”法思想 | 第16-24页 |
(一) 法因时而制的动态法律观 | 第16-22页 |
(二) 商鞅“变”法思想的局限性 | 第22-24页 |
三、商鞅所变之“法”的核心内容 | 第24-31页 |
(一) 商鞅所变之“法”的核心内容概述 | 第24-25页 |
(二) 商鞅所变之“法”的“一个中心”——“农战” | 第25-27页 |
(三) 商鞅所变之“法”的“两个基本点”——“赏”与“刑” | 第27-31页 |
四、商鞅的“法治”理想及“法治”的提出对社会的意义 | 第31-39页 |
(一) 商鞅的“法治”理想 | 第31-33页 |
(二) “法治”的提出对社会的意义 | 第33-39页 |
五、商鞅的变法理论及其在实践中应用效果的评价 | 第39-48页 |
(一) 商鞅的变法理论及其在实践中应用效果的正面评价 | 第39-41页 |
(二) 商鞅的变法理论及其在实践中应用效果的负面评价 | 第41-48页 |
结论 | 第48-50页 |
注释 | 第50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论文摘要(中文) | 第60-63页 |
论文摘要(英文) | 第63-66页 |
后记 | 第66-67页 |
导师及作者简介 | 第67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