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7-10页 |
| 引言 | 第10-11页 |
|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| 第11-19页 |
| 1.实验材料 | 第11-13页 |
| ·实验动物与菌株 | 第11页 |
| ·实验药品 | 第11-12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12-13页 |
| ·主要仪器 | 第13页 |
| 2.实验方法 | 第13-19页 |
| ·模型制备 | 第13页 |
| ·分组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·处理方法 | 第14页 |
| ·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| 第14页 |
| ·指标检测及方法 | 第14-17页 |
| ·胃组织HE常规染色 | 第15页 |
| ·血清中IFN-γ含量检测 | 第15-16页 |
| ·胃粘膜中SIgA含量检测 | 第16-17页 |
| ·统计学处理 | 第17-19页 |
|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| 第19-22页 |
| 1.实验小鼠胃黏膜一般形态学观察 | 第19-20页 |
| 2.实验小鼠血清中IFN-γ含量检测结果 | 第20-21页 |
| 3.实验小鼠胃粘膜中SIgA含量检测结果 | 第21-22页 |
| 第三部分 讨论 | 第22-38页 |
| 1.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对半夏泻心汤和幽门螺杆菌的认识 | 第22-30页 |
| ·幽门螺杆菌致病的广泛性 | 第22-23页 |
| ·中医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| 第23-24页 |
| ·现代医学解释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理 | 第24-27页 |
| ·半夏泻心汤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关系 | 第27-30页 |
| 2.半夏泻心汤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胃粘膜形态学和血清中IFN—γ含量及胃粘膜中SIgA水平的影响 | 第30-38页 |
| ·保护胃黏膜 | 第31-32页 |
| ·对血清中IFN-γ含量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| ·对胃粘膜中SIgA含量的影响 | 第34-38页 |
| 结论 | 第38-39页 |
| 致谢 | 第39-4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0-45页 |
| 附录 | 第45-51页 |
| 1.常规图片 | 第45-47页 |
| 2.文献综述 | 第47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