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1 绪论 | 第7-20页 |
·苯甲醛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| 第7-8页 |
·苯甲醛的主要性质 | 第7-8页 |
·苯甲醛的主要用途 | 第8页 |
·当前苯甲醛的工业生产方法 | 第8-9页 |
·苯甲醛的合成研究进展 | 第9-16页 |
·苯甲醇氧化法 | 第9-10页 |
·间接电化学氧化法 | 第10页 |
·甲苯直接氧化制备苯甲醛的方法 | 第10-16页 |
·甲苯控制氧化合成苯甲醛的理论基础 | 第16-18页 |
·热力学理论基础 | 第16页 |
·甲苯控制氧化合成苯甲醛的机理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·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8-19页 |
·本论文的基本研究思路 | 第19-20页 |
2 实验部分 | 第20-28页 |
·试剂 | 第20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0-2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1-23页 |
·试剂的制备 | 第21-22页 |
·实验方法与具体操作 | 第22-23页 |
·产物的分析 | 第23-28页 |
·产物的定性分析 | 第23页 |
·产物的定量分析 | 第23-27页 |
·氧化混合产物计算 | 第27-28页 |
3 AmocoMC催化体系 | 第28-35页 |
·不同Co/Mn摩尔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·不同Br/Co摩尔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| 第30页 |
·Co+Mn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反应压力对反应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4 NHPI/过渡金属催化体系 | 第35-43页 |
·催化体系的选择 | 第35-36页 |
·不同的金属离子结合双(乙酰丙酮)[M(acac)_2]的催化性能 | 第35-36页 |
·与Mn结合的阴离子的催化性能 | 第36页 |
·催化体系的优化 | 第36-42页 |
·不同MnCl_2/NHPI摩尔配比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不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不同醋酸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不同氧气流量对反应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5 离子液体体系 | 第43-53页 |
·催化体系的筛选 | 第43-46页 |
·引发剂 | 第43-44页 |
·引发体系的筛选 | 第44页 |
·加入第二组分金属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与Co结合的阴离子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·与Mn结合的阴离子的影响 | 第46页 |
·催化体系的优化 | 第46-52页 |
·不同NHPI/AIBN摩尔比例对反应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AIBN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不同Co/Mn摩尔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Co+Mn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| 第49页 |
·溴化钠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不同[Hmim]·BF_4/醋酸体积比对反应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| 第51页 |
·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2页 |
附录 | 第62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