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主要符号表 | 第8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·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·铣削加工力学模型的研究现状 | 第11页 |
·残余应力对加工变形影响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切削加工与加工变形有限元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难加工框体结构件高效精密加工工艺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存在的问题 | 第14-15页 |
·本文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6-17页 |
2 铣削加工力学模型研究 | 第17-31页 |
·国外已有典型铣削加工力学模型 | 第17-24页 |
·Won-Soo Yun的三维力模型 | 第17-19页 |
·M.T.Zaman和A.Senthil Kumar的端铣三维力学模型 | 第19-22页 |
·Kline的平均力模型 | 第22-24页 |
·国内力学模型研究成果 | 第24-26页 |
·对Won-Soo Yun的三维力模型的改进 | 第25页 |
·对Kline的平均力模型的改进 | 第25-26页 |
·对国内外现有模型的评价 | 第26页 |
·刀尖圆角半径力学模型创建及其受力状态分析 | 第26-30页 |
·刀尖圆角半径力学模型创建 | 第26-28页 |
·基于刀尖圆角半径力学模型的受力状态分析与验证 | 第28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3 难加工框体结构件加工变形分析有限元模型 | 第31-38页 |
·框体结构件加工变形有限元分析概述 | 第31-32页 |
·有限元分析技术 | 第31页 |
·APDL语言概述 | 第31-32页 |
·加工变形分析中的有限元分析关键技术 | 第32-34页 |
·用于腹板加工变形研究的铣削加工过程简化模型 | 第32-33页 |
·有限元模拟过程中的材料去除方式 | 第33页 |
·有限元模拟过程中力的加载方式 | 第33-34页 |
·有限元模拟程序编制方法 | 第34页 |
·腹板加工变形有限元模型 | 第34-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4 腹板加工变形静态分析 | 第38-64页 |
·不同走刀路径对加工变形的影响 | 第38-50页 |
·单向行切时的加工变形 | 第38-43页 |
·双向行切时的加工变形 | 第43-45页 |
·环切时的加工变形 | 第45-50页 |
·不同走刀路径加工变形的对比 | 第50页 |
·不同材料的常规切削加工与高速切削加工变形对比 | 第50-60页 |
·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简介 | 第50-51页 |
·铝合金框体腹板切削加工变形分析 | 第51-55页 |
·钛合金框体腹板切削加工变形分析 | 第55-58页 |
·铝合金、钛合金腹板切削参数选择与加工变形对比 | 第58-60页 |
·薄壁多框框体结构件加工变形有限元分析 | 第60-63页 |
·整体框结构件的加工顺序 | 第60-61页 |
·整体框结构件的有限元模型 | 第61页 |
·不同加工顺序时整体框结构件的加工变形 | 第61-6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5 框体结构件腹板加工变形的动态分析 | 第64-72页 |
·铣削加工动力学模型 | 第64-65页 |
·腹板加工变形动态模拟简化模型 | 第65-67页 |
·用于腹板铣削动态分析的铣削力分布理论 | 第65-66页 |
·用于铣削动态分析的铣削力加载方式 | 第66-67页 |
·不同转速下腹板铣削变形动态模拟 | 第67-7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6 难加工框体结构件的高效精密加工工艺 | 第72-78页 |
·刀具参数的选择 | 第72-73页 |
·刀具前角和后角 | 第72页 |
·刀尖圆角半径 | 第72页 |
·刀具螺旋角和刀具齿数 | 第72-73页 |
·切削参数的选择 | 第73-74页 |
·腹板变形控制走刀策略与优化工艺 | 第74-75页 |
·腹板变形控制走刀策略 | 第74页 |
·利用自身刚性优化工艺 | 第74页 |
·轴向切深补偿控制优化工艺 | 第74-75页 |
·侧壁变形控制走刀策略与优化工艺 | 第75-76页 |
·难加工整体框结构件高效精密加工工艺 | 第76-77页 |
·隔框加工工艺 | 第76-77页 |
·考虑侧壁和腹板同时成形的框体结构件高效精密加工工艺 | 第7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·结论 | 第78-79页 |
·展望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