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2页 |
·导言 | 第9-11页 |
·研究的目的及前景 | 第11-14页 |
·研究的目的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的前景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4-17页 |
·西安"国际化大都市"发展的需要 | 第14-16页 |
·西安老旧社区居住人群的需要 | 第16-17页 |
·西安旧城区更新发展实践的需要 | 第17页 |
·相关理念辨析 | 第17-22页 |
·拆迁与保留 | 第17-19页 |
·保护与发展 | 第19-21页 |
·政府意志与群众意愿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2-36页 |
·有关社区理论 | 第22-28页 |
·我国社区的类型 | 第22-23页 |
·我国社区的建设 | 第23页 |
·老旧社区 | 第23-27页 |
·西安市老旧社区改造现状 | 第27-28页 |
·有机更新理论 | 第28-31页 |
·"城市发展演变"的过程 | 第28页 |
·"城市部分机能退化"的缘由 | 第28-29页 |
·有机更新的含义 | 第29页 |
·有机更新理论的基本原则 | 第29-31页 |
·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31-32页 |
·老旧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途径 | 第31-32页 |
·老旧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式 | 第32页 |
·公共管理相关理论 | 第32-36页 |
·需要理论 | 第33页 |
·政府经济学理论 | 第33-34页 |
·第三部门 | 第34-36页 |
第三章 西安市莲湖区老旧社区调研综述 | 第36-44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36-37页 |
·研究范围的选取 | 第36页 |
·规划改造试点的确定 | 第36-3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7-38页 |
·莲湖区老旧社区统计概况 | 第38-42页 |
·莲湖区老旧社区现状 | 第42-44页 |
第四章 微观研究——西安莲湖区草阳小区有机更新可行性探讨 | 第44-61页 |
·现状概况 | 第44-49页 |
·社区形态发展的脉络研究 | 第49页 |
·住房所有权性质的变化引发房屋使用功能的变化 | 第49页 |
·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的重新组合导致社区肌理的变化 | 第49页 |
·社区形态的可持续性分析 | 第49-52页 |
·草阳小区户型使用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草阳小区生态环境分析 | 第50-52页 |
·草阳小区更新思路及目标 | 第52-53页 |
·更新思路 | 第52页 |
·更新目标——合态和居 | 第52-53页 |
·老旧社区功能提升 | 第53-56页 |
·完善和提升基础设施功能 | 第53-54页 |
·引入物业对小区进行日常管理 | 第54页 |
·绿地景观的改造 | 第54-55页 |
·建筑单体的改造 | 第55页 |
·社区文化生活的提升 | 第55-56页 |
·老旧社区经济、社会效益比较评估 | 第56-59页 |
·纵向分析对比草阳小区各项用地指标 | 第56-58页 |
·草阳小区更新后与西安市当代优秀住宅小区各项指标数据横向比较 | 第58-59页 |
·草阳小区更新的推广价值以及现实社会意义 | 第59-61页 |
第五章 宏观研究——西安市老旧社区可持续性发展对策 | 第61-66页 |
·不同类型老旧社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研究 | 第61-62页 |
·传统型社区 | 第61页 |
·单位制型社区 | 第61-62页 |
·商品型社区 | 第62页 |
·边缘型社区 | 第62页 |
·西安市老旧社区可持续发展运作机制研究 | 第62-66页 |
·建立以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| 第62-63页 |
·建立和完善高效的政府调控和引导机制 | 第63-64页 |
·建立老旧社区有机更新共同参与的协作机制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