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--传播理论论文

现实、符号与认知--对三个世界的研究思考

摘要第1-3页
ABSTRACT第3-7页
引言第7-8页
第一章文献综述和研究思路第8-12页
   ·选题目的、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·有助于正确解释和合理解决传播现象和问题第8-9页
     ·有助于提高人们的信息素养第9页
     ·丰富和发展传播学理论第9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9-11页
     ·国外的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·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0页
     ·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第10-11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概念界定第11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标第11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1-12页
第二章 相关模式架构及理论基础第12-15页
   ·相关模式架构第12页
     ·人的认知过程模式第12页
   ·理论基础第12-15页
     ·米德等人的符号互动理论第12-13页
     ·框架理论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社会再现理论第14-15页
第三章 三个世界的划分第15-23页
   ·客观世界第15-16页
   ·媒介世界第16-21页
     ·媒介世界的构成第17-20页
     ·媒介世界的特征第20-21页
   ·主观世界第21-23页
     ·主观世界的特征第22-23页
第四章 三个世界的互动第23-34页
   ·从客观世界到媒介世界第23-26页
     ·客观世界的符号化过程(客观世界——媒介世界)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媒介世界的建构第24-26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26页
   ·从媒介世界到主观世界第26-31页
     ·符号世界的“现实化”过程(媒介世界——主观世界第27-30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30-31页
   ·三个世界互动的实质:符号互动第31-34页
第五章 三个世界的冲突第34-39页
   ·日常生活中三个世界的冲突第34-35页
   ·三个世界冲突的原因探悉第35-37页
     ·符号异化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媒介等同第36-37页
   ·对三个世界冲突的反思第37-39页
结语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2页
致谢第42-43页

论文共4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A2B′B″O6型双钙钛矿氧化物体系的结构、磁性和电输运性质
下一篇:江西省区域创新模式选择与制度安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