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健康传播的媒介效应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1 健康传播与媒介效应的一般概述 | 第9-15页 |
·健康传播 | 第9-11页 |
·“治疗性传播”与“健康传播” | 第9-10页 |
·健康传播的发展历程 | 第10-11页 |
·媒介效应 | 第11-13页 |
·媒介正效应 | 第11-12页 |
·媒介负效应 | 第12页 |
·媒介零效应 | 第12-13页 |
·媒介潜效应 | 第13页 |
·健康传播与媒介效应 | 第13-15页 |
·媒介效应与健康传播的广度 | 第13页 |
·媒介效应与健康传播的信度 | 第13-14页 |
·媒介效应与健康传播的影响力 | 第14-15页 |
2 健康传播中媒介效应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诉求 | 第15-21页 |
·理论依据 | 第15-18页 |
·媒介效应的传播学理论表现 | 第15-16页 |
·健康传播的社会学理论表现 | 第16-18页 |
·实践诉求 | 第18-21页 |
·健康信息的传播呼唤媒介正效应的推动 | 第18-19页 |
·健康活动的营销需要规避媒介零效应与媒介负效应 | 第19-20页 |
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解决依靠媒介潜效应去深入 | 第20-21页 |
3 我国健康传播的媒介效应现状分析 | 第21-33页 |
·利用媒介载体传播健康的实践成就 | 第21-25页 |
·健康报刊:产生媒介效应的先行者 | 第21-23页 |
·电子媒介:推进健康传播的主力军 | 第23-25页 |
·网络媒体:开辟健康传播的新渠道 | 第25页 |
·利用媒介传播健康存在的问题 | 第25-31页 |
·鱼目混珠:泛滥的伪健康传播 | 第26-27页 |
·内容瓶颈:受束缚的“议题设置”功能 | 第27-29页 |
·权威缺失:不能满足传播对象小众化的多样需求 | 第29-30页 |
·隐性冲突:健康传播公益性与媒体经营性 | 第30-31页 |
·媒介中健康传播存在问题成因 | 第31-33页 |
·法制层面:经济效益至上 司法控制不力 | 第31页 |
·市场层面:缺少行业监管 降低自律底线 | 第31页 |
·人才层面:经营压力增大 专业水平下降 | 第31-32页 |
·文化层面:媒介素养不足 信息判断受阻 | 第32-33页 |
4 利用媒介效应促进健康传播发展应当采取的措施 | 第33-43页 |
·借助媒体权威性推动健康传播专业化 | 第33-37页 |
·创办权威传播健康信息的专业栏目 | 第33-34页 |
·祛除伪健康传播的社会危害 | 第34-36页 |
·扩大健康传播专业人才培养规模 | 第36-37页 |
·基于媒体亲民性促进健康传播大众化 | 第37-38页 |
·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健康信息的传播 | 第37页 |
·设置更贴近大众生活的健康传播内容选题 | 第37-38页 |
·根据媒体导向性实现健康传播可控化 | 第38-40页 |
·政府把握重大健康信息的传播导向 | 第38-39页 |
·媒体占据主流意见空间 | 第39-40页 |
·依靠媒体综合性形成健康传播文化化 | 第40-43页 |
·把握媒介培育健康传播的意识习惯 | 第41页 |
·借助媒介养成健康传播的良好规制 | 第41-42页 |
·利用媒介升华健康传播的文化氛围 | 第42-43页 |
结论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