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PPOE认证技术在鞍山联通小区宽带认证计费系统的应用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2页 |
·写作背景 | 第9-10页 |
·论文意义 | 第10页 |
·作者所做工作 | 第10-11页 |
·本文组织结构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基础知识介绍及相关认证技术分析 | 第12-22页 |
·PPPoE认证技术分析 | 第12-15页 |
·PPPoE认证技术简介 | 第12页 |
·PPPoE协议构成 | 第12-13页 |
·PPPoE认证技术的实现过程 | 第13-14页 |
·PPPoE认证技术的优点 | 第14页 |
·PPPoE认证技术的缺点 | 第14-15页 |
·IEEE 802.1x认证 | 第15-20页 |
·IEEE 802.1x简介 | 第15页 |
·IEEE 802.1x协议构成 | 第15-17页 |
·802.1X的实现过程 | 第17-19页 |
·基本原理 | 第17-18页 |
·802.1x的认证流程 | 第18-19页 |
·802.1x认证的优点 | 第19页 |
·802.1x认证的缺点 | 第19-20页 |
·WEB认证 | 第20-22页 |
·WEB认证简介 | 第20页 |
·WEB认证协议构成 | 第20页 |
·WEB认证的实现过程 | 第20-21页 |
·WEB认证的优点 | 第21页 |
·WEB认证的缺点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鞍山联通城域网情况分析 | 第22-31页 |
·铁东环情况分析 | 第22-23页 |
·铁西环情况分析 | 第23-24页 |
·立山环情况分析 | 第24-31页 |
·正常通信状态 | 第25-26页 |
·故障瞬间状态 | 第26-27页 |
·故障稳定状态 | 第27-28页 |
·故障恢复瞬间 | 第28-29页 |
·故障恢复稳定态 | 第29-31页 |
第四章 三种认证方式对鞍山联通网络的适用性分析 | 第31-43页 |
·PPPoE方式的适应性分析 | 第31页 |
·IEEE802.1x适应性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WEB认证方式适应性分析 | 第32页 |
·初步的分析结论 | 第32页 |
·实际测试结果 | 第32-34页 |
·WEB方式测试问题 | 第32-33页 |
·反观采用PPPoE认证方式的结果 | 第33页 |
·通过比较产生的结果及连带的问题 | 第33-34页 |
·冗余保护问题的解决 | 第34-43页 |
·STP协议的基本原理 | 第34-38页 |
·没有STP生成树协议的后果 | 第34-36页 |
·STP协议的完成冗余保护的过程 | 第36-38页 |
·实现过程与测试结果 | 第38-43页 |
第五章 具体网络割接方案 | 第43-49页 |
·S8016与MA5200F的连接安装及配置 | 第43-44页 |
·对立山环进行割接 | 第44-45页 |
·对铁西环进行割接 | 第45-48页 |
·对铁东环进行割接 | 第48-49页 |
第六章 认证系统的整体架构 | 第49-52页 |
·整体架构图 | 第49-50页 |
·各部分的相互关系 | 第50页 |
·认证服务器 | 第50页 |
·认证客户代理 | 第50-51页 |
·认证客户端 | 第51-52页 |
第七章 实现认证后的效果及结论 | 第52-56页 |
·唯N性方面的控制 | 第52-53页 |
·没有认证与计费系统时的情况 | 第52页 |
·实施宽带认证与计费系统时的情况 | 第52-53页 |
·小区宽带业务发展的多样性 | 第53-54页 |
·没有认证与计费系统时的情况 | 第53页 |
·实施认证与计费系统后的情况 | 第53-54页 |
·小区宽带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| 第54-55页 |
·没有认证与计费系统前的情况 | 第54页 |
·实施认证与计费系统后的情况 | 第54-55页 |
·用户的可管理性 | 第55-56页 |
·没有认证与计费系统前的情况 | 第55页 |
·实施认证与计费系统后的情况 | 第55-56页 |
结束语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