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机械、仪表工业论文--材料试验机与试验仪器论文

闸调器疲劳试验机设计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绪论第8-10页
第一章 闸调器疲劳试验机的机械部分设计第10-16页
   ·闸瓦间隙自动调整器第10-12页
   ·机械部分的整体设计第12页
   ·对闸调器主要受力部件的校核第12-15页
     ·杠杆受力的校核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疲劳强度校核第14页
     ·校核销子第14页
     ·校核台架第14-15页
 本章小结第15-16页
第二章 闸调器疲劳试验机的在线控制第16-26页
   ·闸调器疲劳试验机测控系统的整体设计第16-18页
     ·我国现在执行的闸调器标准和特点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系统设计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系统模块化总体设计第18页
   ·参数的获取第18-20页
     ·系统压力参数的获取第18-20页
     ·制动缸活塞行程参数的获取第20页
   ·数据采集卡第20-23页
     ·A/D转换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开关量输出控制功能第22-23页
   ·软件系统设计第23-25页
 本章小结第25-26页
第三章 数字图像数据的采集第26-36页
   ·传感器及其相关技术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装置中的传感器选择第26页
     ·摄像头技术第26-27页
   ·图像传感器第27-28页
     ·CCD图像传感器第27页
     ·CMOS图像传感器第27-28页
   ·USB驱动第28-33页
     ·驱动程序与应用程序的关系第28-29页
     ·设备驱动程序的执行模式第29-30页
     ·Win32驱动程序模型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分层的驱动程序第31-32页
     ·通信过程第32-33页
   ·VFW视频技术第33-35页
     ·视频捕捉流程第33-34页
     ·视频捕捉在Visual C++中的实现第34-35页
 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四章 监测系统的图像处理第36-54页
   ·数字图像基础第36-42页
     ·相关概念第36-38页
     ·Windows中位图格式第38页
     ·BMP文件格式第38-39页
     ·调色板和灰度图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第40-42页
   ·图像分析方法第42-50页
     ·模板匹配法第42-45页
     ·ROUGH属性决策法第45-49页
     ·两种方法的比较第49-50页
   ·图像分析方法的应用第50-53页
     ·监测状态的确立第50-52页
     ·监测系统的使用说明第52-53页
 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五章 串行通信程序设计第54-60页
   ·串行通信基础第54-56页
     ·通信协议说明第54页
     ·串行通讯硬件连接第54-55页
     ·串行通讯软件说明第55-56页
   ·界面和程序设计第56-59页
     ·程序设计第56-57页
     ·通讯界面使用说明第57-59页
     ·软件容错第59页
 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结论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-63页
致谢第63-64页
附录第64-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及应用研究
下一篇: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实证分析--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