胶州湾水交换数值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0 前言 | 第11-12页 |
1 绪论 | 第12-19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潮流数值模型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·国、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·胶州湾潮流模型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水交换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2 胶州湾概况 | 第19-22页 |
·地理位置 | 第19页 |
·自然环境 | 第19-22页 |
·气候 | 第19-20页 |
·水温和盐度 | 第20-21页 |
·潮汐与波浪 | 第21-22页 |
3 水交换研究模型介绍 | 第22-32页 |
·FVCOM水动力模型介绍 | 第22-30页 |
·原始方程 | 第23-25页 |
·边界条件 | 第25-26页 |
·三角形网格的设计 | 第26-27页 |
·内外膜分离计算 | 第27-28页 |
·"干湿网格"判断法 | 第28-30页 |
·FVCOM水质模型介绍 | 第30-32页 |
·模型控制方程 | 第30页 |
·模型积分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潮间带的处理 | 第31-32页 |
4 胶州湾三维水交换数值模拟 | 第32-49页 |
·水动力数值模拟 | 第32-42页 |
·计算海域及网格设置 | 第32页 |
·开边界输入 | 第32-33页 |
·潮位、潮流计算结果验证 | 第33页 |
·潮流计算结果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拉格朗日余流场分析 | 第34-42页 |
·三维水质模拟 | 第42-45页 |
·CODM_(Mn)监测资料 | 第42页 |
·初始条件 | 第42页 |
·边界条件 | 第42-43页 |
·CODM_(Mn)模拟结果 | 第43-45页 |
·三维水交换数值模拟 | 第45-49页 |
5 水交换研究结果对比分析 | 第49-55页 |
·不考虑潮间带的水交换时间模拟 | 第51页 |
·胶州湾纳潮量的计算 | 第51-52页 |
·计算结果分析 | 第52-55页 |
6 结论及展望 | 第55-58页 |
·结论 | 第55-56页 |
·不足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文献 | 第58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